近期,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闻不断。王毅外长刚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紧接着就传出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将访美的消息,而普京此前还签署了重要总统令,这一系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3月31日,王毅外长抵达莫斯科,开启为期3天的重要访问。此访既是中俄年度高层互动的关键部分,也为两国元首后续会晤积极铺路。
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会谈中,王毅表示,今年中方领导人同普京总统两度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在复杂的百年变局中坚定前行,中方愿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中俄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普京(资料图)
此外,普京签署了《关于从2025年4月至7月征召俄罗斯公民服兵役及现役公民退役的命令》。此次征兵指标达到16万人之多,具体征召时间从4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同时声明,应征公民不会被派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及扎波罗热的俄军驻地。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有动作。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一名美国官员和两名熟悉相关计划的知情人士消息称,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预计本周将访问华盛顿特区,与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威特科夫会面。据说,此次访问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首次有俄罗斯高级官员前往华盛顿进行会谈。为了促成这次会面,美国政府已暂时解除对德米特里耶夫的制裁,以便国务院为其签发赴美签证。从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来看,他们似乎有意通过与俄罗斯的接触,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寻求突破。然而,俄罗斯会轻易按照美国的想法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普京(资料图)
再回顾一下此前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外交举措,就更能理解俄罗斯的态度了。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在经济上掀起关税战,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众多美国传统盟友。这一行为导致美国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困境,普通消费者也不得不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同时,被美国“围攻”的国家纷纷采取反制措施,让美国农产品、汽车等行业遭受重创。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曾在竞选期间多次向选民承诺,上任后能迅速推动俄乌停战,还吹嘘自己只需“一天”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与俄方进行了两轮会谈后,停战谈判依旧进展缓慢,俄乌冲突仍然激烈。面对这种困境,特朗普开始向中俄两国开出条件。
3月26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在牙买加访问期间表示,美国愿意考虑减少对俄罗斯的制裁,前提是俄罗斯暂停在黑海的军事行动,特朗普随后也证实了这一立场。可对于俄罗斯来说,黑海地区的军事行动关乎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特朗普政府仅以减少制裁为筹码,根本不足以让俄罗斯做出让步。
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这边,普京刚刚签署的征兵总统令,或许可以看作是对美国的一种态度展示。大规模的征兵行动,显示出俄罗斯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各种外部压力,并不会因美国的一些小手段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战略决策。而此时德米特里耶夫即将访美,俄罗斯想必也是带着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前往。俄罗斯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定会坚守底线。
对于美国而言,若真想在俄乌冲突等国际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就不应再采取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试图单方面获利的交易手段。国际事务需要的是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和共同协商。美国应摒弃霸权思维,以更加务实和诚恳的态度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否则,美国的种种不合理举动,只会让其在国际社会愈发孤立,最终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方都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和平、公正的方式解决争端,共同推动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