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工艺宝库中,漆器工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其中,红与黑两种颜色的巧妙运用,更是为漆器工艺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如同古老华夏文明中跃动的色彩脉搏,自战国时期起,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战国时期,漆器工艺逐渐兴起,红与黑的搭配初露锋芒。那时的漆器,以黑色为底色,用红色描绘出各种精美的纹饰。黑色的沉稳庄重与红色的热烈奔放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黑色象征着神秘与权威,红色则代表着生命与吉祥,二者的结合,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与黑在漆器工艺上不断演变发展。从秦汉时期的大气磅礴,到唐宋时期的细腻婉约,再到明清时期的华丽繁复,红与黑的组合始终贯穿其中,并不断被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在技法上,从简单的描绘到复杂的镶嵌、剔刻等,每一次创新都让红与黑的魅力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今天,我们有幸在本次的品鉴栏目中,为大家呈现一件采用剔犀工艺制作的笔筒。剔犀工艺,作为漆器工艺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精美的纹理著称。它通过在器物胎骨上交替髹涂红、黑等色漆,达到一定厚度后,用刀具剔刻出云纹、回纹等图案,在刀口的断面,呈现出红黑相间的美丽纹理。


这件剔犀工艺的笔筒,便是当代审美与传统工艺完美融合的典范。仔细看着这件笔筒上的抽象纹饰,似乎又是古代祥云如意纹饰、凤羽翠眼纹的变体之形,简约而不失大气,这些纹饰错落的组合,似乎如同流动的音符,在笔筒表面奏响着千年的韵律。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追求简约、自然的审美风格,而这件笔筒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既保留了传统剔犀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底蕴,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简约理念,让古老的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孙冲

视频 /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