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市2000多名师生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拜先烈的消息一出,立即就引发了海内外网友们的热议。
国内的网友们纷纷为他们的行为点赞,并认为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一名韩国网民却在美版知乎上表示,让学生徒步108里的路,这确定不是在折磨孩子吗?这样的活动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意义?
韩国网民的提问
中国学生徒步百里只为祭奠先烈
4月3日凌晨5点,也就清明节的前夕,宁夏固原市两所中学的2000多名师生在嘹亮的歌声中就开始从学校出发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展开清明节祭奠活动了。
学生们排列整齐,高举着红艳艳的班旗、高唱着激昂的红歌、迈着坚定的步伐开始了他们这往返108里的路程。
而在道路的两旁站满了前来为孩子们加油打气的家长。
准备出发的学生
这场浩荡的活动,还吸引了将近1600名社会人士以及当地其他学生的自主参与。
尽管山路蜿蜒曲折、路途遥远,但是学生们却始终迈着自己坚定的步伐,实在是走不动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搀扶下也不放弃的继续往前走。
在历经5个半小时的路程后,学生们长长的队伍就到达了任山河烈士陵园的门口。
祭奠活动
学生们很快就排列整齐的站在了纪念碑面前,仰望着纪念碑,向先烈们致敬。
而等祭奠仪式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来到了364名解放军指挥员的墓碑前,擦拭墓碑并献上了鲜花。
让人看了忍不住泪目,这就是一种传承吧。
但更让人感动的是,这样的活动学校已经持续了30年了。
敬献鲜花
1995年清明节前夕,在当时任职固原二中校长韩宏提出带领学生们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扫墓的建议下,6个班的372名学生就踏上了征程。
让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意外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竟然都坚持走完了全程。
为此,从那之后两所学校就将这项清明节活动给传承下来了。
每一年清明节的前夕,他们都会坚定不移的徒步前往,哪怕是风雨也无阻。
徒步前往的路
比如2021年的清明节活动,一路上雨雪交加,很多学生们的鞋子都被雨水打湿了,甚至有的还会不时的陷入泥潭......
但学生们却始终坚定的前往。
他们一如既往的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并且从瞻仰烈士墓碑、默哀、宣誓再到擦拭墓碑、敬献花朵等一步都没有落下。
2021年,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师生趟水前行
而这样的活动也让学生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
更为重要的是,更是体现出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对信仰理念的坚守。
所以当这样的消息一出,立即就在全网爆火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很多国内的网友纷纷为学生、为学校点赞支持,并认为这种缅怀先烈的活动对于后辈们来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缅怀先烈
与此同时,这也引起了外网的围观讨论。
其中一名韩国网民就在美版知乎上表示,让学生徒步来回往返180里的行为,这不是纯纯的折磨孩子吗?真的不知道中国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行为。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提问竟然直接引来了各国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队伍 图源:固原大城小事
各国网友的看法
在看到韩国网民的提问后,一名日本网民竟然直接拿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跟中国学生给烈士们扫墓的事情进行比较。
他甚至愤怒问道,凭什么参拜靖国神社的他们会不断的遭受社会的谴责,中国人却能够堂而皇之的给烈士扫墓,并且还得到关注和赞美。
日本网民的回答
不得不说,这日本网民是真的一点也不想正视历史,还好意思问为什么?
众所周知,靖国神社供奉的可都是罪孽深重的战犯,而中国的烈士都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这有可比性吗?
紧接着一名意大利的网友是这样说的,据悉这两所学校清明节祭奠活动已经是持续了30年了。
所以相信那些牺牲的人得知后人如此的牵挂他们,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
要知道在世界上各国都有这样为国牺牲的英雄,但是能够做到像中国这般重视并祭奠为国牺牲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意大利网友的回答
108里路可是要比马拉松的路程要长的多,而且路途还都是比较蜿蜒曲折的,尽管如此,但孩子们却是一个都没有掉队,也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为此抱怨。
可见,孩子们走的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一条具有信仰力量的路。
而这种具有信仰的力量却是最令敌人感到可怕的。
4月3日,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师生在翻越黄峁山(无人机照片)
所以将信仰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中国,又怎么可能轻易的倒下呢?
随后一名中国网友表示,他的孩子就参与了这次的祭奠活动。
他接着表示如果学校要让自己的孩子徒步108里的路去做的别的事情,那么他肯定是坚决反对的,但这是去祭奠英雄的,他是无条件的支持的。
中国网友的回答
为此,当得知这一消息的他就替孩子准备了行装。
要知道当年的红军为了新中国就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如今作为新中国的后代的孩子们,也有责任和义务用坚挺的脊梁、崭新的面貌走到先烈的面前。
并且大声的告诉他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请你们安心长眠”。
4月3日,在任山河烈士陵园,固原二中学生向烈士墓碑献花。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结语
来回徒步108里,哪怕是组织者不同了、参与者不同了,但却是持续了整整30年,而这不就是最好的传承吗?
这场征程不仅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缅怀先烈的最让人深刻的方式。
4月3日,在任山河烈士陵园,学生向烈士墓碑鞠躬。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与此同时,这更是会成为孩子们青春无法磨灭的记忆以及成长路上永不枯竭的动力的。
相信孩子们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了烈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够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信仰”的力量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