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后经济上有困难,尽管说。”
毛主席看着眼前的江华,郑重地嘱咐他。虽然毛主席一生中资助过很多人,但要拿钱资助党内的高级干部,江华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图丨江华旧照
江华20岁开始就上井冈山跟着毛主席闹革命,在毛主席的爱护下,一步步成长为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江华和毛主席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出院后就到前委来工作吧”
1928年初,江华受组织的委派,前往茶陵县担任县委书记。虽然离开安源江华内心非常不舍,但想到自己即将去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作,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毛主席,江华的内心又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交通员的带领下,江华翻过层峦叠嶂的罗霄山脉,整整在大山中攀爬了一整天的时间,终于在傍晚时候抵达了茅坪。当时毛主席刚刚被选为湘赣边区特委书记,知道江华从安源过来,特地找他来谈话,询问安源当地的革命情况。
图丨年轻时候的江华与妻子
江华本以为像毛主席这样的重要领导,可能会架子大难以接近,没想到见面之后,毛主席的平易近人让江华的拘谨心态立刻消失。听完江华的汇报之后,毛主席给江华分析了全国的革命形势,告诫江华要总结经验教训。
听过毛主席的分析之后,江华对于毛主席更加的佩服,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能将形势分析的如此具体,将革命道理讲的如此透彻。谈话结束之后,毛主席希望江华先到部队看看,之后再到茶陵县委去报到。
同年7月,由于红军的队伍日益壮大,蒋介石下令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联合会剿”。按照原定计划,毛主席和朱德、陈毅各率队伍兵分两路,能够顺利粉碎敌人的阴谋,同时还能扩大根据地。由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机械地执行命令,导致二十九团大部分的梭镖人员思乡心切,叫嚷着要“杀回湘南”。
图丨井冈山时期的毛主席、周总理与朱德
毛主席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通知江华到自己的办公室,将写好的规劝信交给江华,嘱咐他将信件当面交给朱德和陈毅,让他们按照原计划攻打茶陵:
“你是茶陵县委书记,送信规劝名正言顺。事关紧急,越快越好。”
江华深知责任重大,带着毛主席的信件和游击大队,当即出发前去找朱德和陈毅。两地相隔130多里,多为山路。江华一行人为了防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贸然移兵,顾不上炎热匆匆赶路。等到傍晚时候他们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往常他们一定会先进城休息一晚再继续前行,为了不延误战机,江华同游击大队啃了几口干粮继续前行。
为了赶时间,江华决定抄近路,虽然他们身处红色区域,但为了躲避敌对分子,他们不敢打火把,抹黑前进一刻没有停留,终于在一座大庙中找到了朱德和陈毅,看过毛主席写下的亲笔信,朱德和陈毅按照毛主席的意见返回攻打茶陵,江华不顾疲惫,也带着游击大队随军向茶陵进发。
图丨老年杜经修(左一)
在部队行至沔渡时,思乡心切的二十九团再也不愿前行,纷纷撂了枪。为了顾全大局,朱德和陈毅率领二十八团被迫南下,江华见此情形告诉陈毅,如果南下需要报告毛委员。随后带着游击大队过河回到宁冈砻市。
杜修经将队伍带到湘南之后,遭遇蒋介石队伍的严厉打击,二十九团全部溃散,另一方面的毛主席孤掌难鸣,无奈撤出井冈山腹地,根据地再次沦为敌占区,这便是历史上令人惨痛的“八月失败”。
茶陵沦为敌占区之后,江华因身患疟疾被迫离开游击大队,躲在永新老乡家中养病。朱德从湘南回来之后,在开会时未见到江华,便询问江华的下落。得知江华生病住在群众家时,朱德赶忙派人用担架将江华接出来,送到井冈山红军医院接受治疗。
红光医院是毛主席亲手创办的红军医院,是大家捐款共同筹建的。江华在红光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医生告诉他有人来看他,只见病房门打开,居然是毛主席专程前来看望自己,江华惊喜地叫了一声“毛委员”。
图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形势示意图
毛主席见江华的病好多了,嘱咐他好好养病。江华虽然成功将信送到,但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毕竟没有听取毛主席的意见,贸然南下造成了重大损失。江华惭愧地对毛主席说,自己没有将任务完成好。毛主席安慰他说:
“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出院后你不用会茶陵县委了,就到前委工作吧。”
就这样江华在医生的精心照顾下,很快康复出院,去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担任毛主席的秘书。
“那你就叫江华吧”
1938年8月,江华接到去前线工作的调令,离开延安前往山东进行敌后工作。在离开前,江华前往枣园,向毛主席告别。当来到毛主席所在的窑洞时,江华看到毛主席正在灯下挥笔疾书,便轻轻地叫了一声“主席”。
图丨江华旧照
毛主席停下笔抬起头,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江华,问他组织上安排好他去前线的事情没有,江华回答说安排好了,今天来就是来道别的。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起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说:
“一定要上前线吗?留在延安工作不行么?”
江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对毛主席说,机关工作要会写会说,这两项都不是自己的强项,自己还是去前线工作比较好。毛主席虽然不舍得江华离开自己身边,但战火硝烟更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再加上江华去意已决,便不再多做挽留,只是对他的生活上做了些叮嘱。
“主席。”江华盯着墙上的望远镜,想要说些什么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毛主席见他说话吞吞吐吐,便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江华犹豫了一下说:
“我想借您的望远镜带到山东去。”
图丨江华(后排右三)与毛主席等人在井冈山合影
“望远镜?”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你还打我望远镜的主意?现在还不能给你,我还要准备在陕北打游击用哟!”
“我去敌后工作,用现在的名字不方便,请主席帮我改个名字吧。”江华本名叫虞上聪,后来参加工作之后,便改名叫黄春圃。毛主席想了想之后问他:
“你的老家是哪里的?”
“湖南江华县。”
“那你就叫江华吧!用县名作人名,永远不忘家乡,不忘家乡人民。”
“还是主席想得好!”江华笑着赞同了毛主席的想法。
图丨江华(左一)在东北战场
从此之后,江华就一直使用“江华”这个名字,后来还引起了一段小插曲。1940年刘少奇在延安主持会议,江华的名字报上去之后,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不知这个“江华”是什么人,毛主席故作神秘地对大家说:
“其实我们大家都熟悉他。”
大家急不可待地询问毛主席这个“江华”的真实身份,毛主席向大家揭开了谜底,将江华名字的由来讲述了一次。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延安城防司令部政委的黄春圃。
“江华,你好大的架子哟!”
1949年8月,江华开始担任杭州市委书记兼市长等重要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全国解放之后,毛主席每年都要到杭州去,然而江华作为杭州市的最高领导,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见毛主席,甚至其他的国家领导人抵达杭州,都不能通知江华。
图丨毛主席与江华等人在杭州刘庄
有一次江华突然接到罗瑞卿打来的电话,问他毛主席都来了杭州好几天,为什么都不见他的人影儿。江华疑惑地说自己不知道毛主席到了杭州,没有人通知他。罗瑞卿催促江华说:
“先别管那些了,赶快来刘庄,主席特地让我叫你来打麻将。”
江华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他这位湖南同乡,赶忙前往刘庄与毛主席见面。当见到多年未见的江华时,毛主席起身幽默地对江华说:
“白居易是‘山寺月中寻桂子’,我则是‘杭州城里觅江华’。江华,你好大的架子哟!”
当时江华还不知道对他封锁消息的原因,自己也感到非常的委屈,对毛主席说:“您是猪......”江华本想说猪八戒倒打一耙,突然感觉有些不妥,赶忙改口说:
“您是主观主义,冤枉好人。”
图丨59年江华参加毛主席生日宴
对于麻将这种娱乐,毛主席非常擅长,当初在延安的时候,江华就领教过毛主席的牌技。那一天江华坐在毛主席的上家,他偷偷看了一下毛主席的牌,发现再有一张“红中”就是混一色的“一条龙”,他手中恰好有一张没有用的“红中”,就坚持拿在手里不出。直到罗瑞卿胡牌之后,毛主席才发觉江华的“鬼把戏”,笑着对江华说:
“好你个江华,活活扼杀了我一条大龙!”
江华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江华不能见毛主席的原因弄清楚之后,并不是毛主席故意要求封锁消息,江华心中的疑虑也随之消散。1958年年初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委书记参加了此次会议,江华也在其中。
在参加会议期间,江华一大早便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感到非常突然,问江华一大早来有什么事,江华站在门口说自己要汇报点工作。毛主席一听有工作要汇报,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招呼江华进来坐下说。
图丨江华陪同毛主席会见胡志明
江华直截了当地向毛主席汇报说,浙江省委考虑到主席每年都要到杭州去,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和休息,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浙江省委决定从几个方面约束一下:
第一、为了保密,西湖边上的刘庄准备夜间也开路灯,改变毛主席在时开路灯、走后一片漆黑的反差;
第二、毛主席叫省委领导谁去,谁才去,如果不叫,谁也不能去。汇报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打扰到毛主席;
第三、凡是中央领导和其他省市领导人到杭州,一律按照毛主席的吩咐,不迎不送,既为了工作方便,也为了保密。
江华将浙江省委列出的三条意见汇报给主席后,询问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当即表示赞同:
“很好嘛,特别是最后一条,好!迎来送往的,讨厌!”
图丨江华陪同周总理宴请金日成
从此之后,浙江省委认真履行这几条规定,毛主席的工作和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一向对毛主席敬重的江华又怎能错过和毛主席每一次的见面机会。有一次江华得知毛主席的专列即将抵达杭州,他非常希望见毛主席一面,但又碍于先前定下的规矩,自己不能带头破坏,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一天江华早早换好运动衣,跑步前往火车站,他早已经将时间算好,恰好到达火车站的时候就能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见到满头大汗的江华,问他怎么又来接站?江华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指了指身上的运动服说:
“主席,不是接站,您瞧,我这是早上锻炼,恰好跑步经过这里呀!”
毛主席听完哈哈大笑,对于江华的“花招”毛主席早已经看了出来,这个敢向自己借望远镜,扣着牌不让自己赢的部下,还有什么是不敢做呢?毛主席理解这位老部下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假装没有看出来,就当是恰好碰到的。
图丨毛主席在专列上召开会议,右六为江华
当天下午毛主席即将从杭州离去,江华同毛主席告别时非常地不舍,罗瑞卿看出了江华想送毛主席到车站的心思,便对江华说自己代表他送毛主席,毛主席也表示赞成。江华没有办法,只能够站在车窗外同毛主席挥手告别。
“太客气,可不像你江华哟!”
1958年春节前夕,江华陪同毛主席在杭州视察工作,一路上两人亲切交谈,气氛十分融洽。毛主席看着车窗外的杭州城,突然向江华发问:
“快过年了,给家里寄钱了没有?”
江华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毛主席居然如此关心自己的生活,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对于江华湖南老家的艰难处境,毛主席十分了解。当年江华上学的时候,曾经因为没有钱入学而没有按时报到,直到他的大哥给他借到钱之后才送他入学。
图丨邓小平、彭真、江华(右二)在杭州
当时江华并不知道这笔学费是从哪里来的,直到寒假回到家的时候江华才得知,二哥在他上学之后,因为没有钱治病而去世,二嫂为了让江华顺利上学,不得已改嫁到广西,自己上学的钱就是二嫂改嫁而来的彩礼。
毛主席见江华不吱声,继续追问江华是不是没有钱,自己手里恰好有些稿费,先拿去给家里人寄去。当时江华没有给家里寄钱,但听到毛主席要拿稿费资助自己,赶忙推辞说已经寄过了。毛主席不再勉强,对江华嘱咐说:
“好吧,以后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还有些稿费收入。太客气,可不像你江华哟!”
图丨建国后江华夫妇合影
虽然江华向来和毛主席直来直去,但毛主席的稿费毕竟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自己又怎能要主席的资助。毛主席的一生曾经资助过不少人,但拿钱资助党内的高级干部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每每回想起这一段经历,江华都感慨万千,毛主席对同志们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上,还表现在生活之中。在建国之后,我们国家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时期,从1966年开始,江华这位深受毛主席照顾的同志,整整八年没有见到过主席,直到1974年才重新受到毛主席的召见。
当时江华正在等待重新安排工作,接到毛主席召见的电话之后,赶忙前往毛主席的住地。当时毛主席正坐在书房中,江华走上前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说了一句“主席好”,便再也说不下去。毛主席看着几年未见面的江华,示意他坐到自己的对面。
图丨江华办公照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江华已经快70岁了吧,江华回答说自己今年68了。遥想起当年和江华初次见面的时候,江华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一转眼也年入古稀了。毛主席感慨地说:
“昔年种柳 , 依依汉南 ; 今朝摇落 , 凄枪江潭 。树犹如此 , 人何以堪 ! ”
主席低沉的声音令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十分凝重,江华听完更是动情。正当江华想请求毛主席给自己安排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开了口:
“你到法院工作吧!”
“我没学过法律,也没在法院工作过,怕担当不起这个重任啊。”江华一听主席安排自己到法院工作,赶忙推辞说。
图丨江华在法庭审判台上
“你掌握政策就行了。工作的事就这样吧!”毛主席见江华还在犹豫,吃力地挥了挥手,不再让江华说下去。
就这样经过毛主席的推荐,江华成为我们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同时也是继董必武之后的第五任院长。1978年经过选举,江华再次成功连任。在毛主席的爱护下,江华从一个农民家庭一步步成长起来,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