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毛主席与李振翩亲切握手

前言

其实一个电话就行了,何必这样。”毛主席拍了拍身边李振翩的手,用老朋友的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

1973年7月,一张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照片的内容是毛主席与美国病毒免疫学专家李振翩正在亲切交谈。而两人的这一次见面,是他们相隔半个世纪的重逢......

险些错过的见面

1973年7月,著名科学家杨显东博士得以解放,怀着激动的心情,杨显东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杨显东并没有痛述自己的遭遇,而是向两位国家领导人介绍了一位美籍华人病毒学家,李振翩。



图丨杨显东博士旧照

说起李振翩,早在1919年的时候就与毛主席相识,当时湘雅医学院的校刊《新湖南》由毛主席接手之后,李振翩就是编辑之一,自此之后两人便有了密切的交往。当时毛主席在前往上海参加“一大”时,曾邀请李振翩一同前往,但李振翩立志在医学上有所建树,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

在1922年之后,毛主席和李振翩便再也没有见过面,虽然两人已经分别,但仍旧惦记着对方,想尽办法与对方取得联系。在1945年毛主席前往重庆参加与国民党的谈判时,曾捎口信希望能够与身在重庆的李振翩见上一面,但迫于当时的情况,无论公开见面还是私下会见都有不妥,李振翩犹豫再三,不得不回避此次邀请,两人也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后来李振翩曾写了一封长信,委托周总理转交给毛主席,无奈在信上没有写地址,毛主席也无法回信,也找不到他的住处。后来李振翩受美方邀请,到美国参加学术交流,从此李振翩便与家人定居在了美国。



图丨毛主席参加中共一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在一次国务院举行的大会上发表讲话,会议间隙毛主席向其中一名学者打听李振翩的下落,才知道他已经身在美国。毛主席当即提出请他写信邀请李振翩回国,但考虑到当时中美之间的关系,这封信并没有写下发出。

同年李振翩的老同学龙伯坚见到毛主席,说起李振翩的时候,毛主席要龙伯坚写信请李振翩回来,但龙伯坚由于害怕没有写信,后来龙伯坚碰到了自己的老师叶教授,说起了这件事,叶教授亲自给李振翩写了一封信。

无奈于当时中美之间的关系,李振翩虽然收到了信件,但并未成行,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的时候,李振翩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见面。次年林巧稚带领医学代表团首次访美,期间林巧稚拜访了李振翩夫妇,并给他们带去了毛主席的心愿:

“毛主席托我带个口信,欢迎你们夫妇回国去看看。”



图丨林巧稚旧照

杨显东博士之所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信,也正是得知了李振翩夫妇受邀即将回国观光,询问两位领导人是否要和李振翩夫妇见面。这封信写好之后,由杨显东的夫人亲自送到了王震将军的家中,希望王震将军能够将这封信呈递上去。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封信整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转交到周总理的手中。周总理看过信之后,立刻将信件转交给毛主席。

当时这封信在呈递上去之后,杨显东博士并没有收到两位领导人的回信,这个时候李振翩夫妇回国观光的时间限期已到,他们已经跟随观光团前往南京,临别前李振翩遗憾地对杨显东说:

“这次回国未能与主席、总理见面,真是一生最大的遗憾啊!”

总理办事一向认真,他看到之后一定会很快转交给毛主席,说不定你们到达南京之后,就会请你们返回北京,到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会热情接见你们。”杨显东安慰李振翩说。



图丨周总理与李振翩等人合影

不出杨显东所料,李振翩夫妇刚刚抵达南京,就受到周总理的通知,请他们立刻返回北京。喜出望外的李振翩夫妇当即从南京飞回北京,受到周总理的热情接见。在杨显东的陪同下,李振翩夫妇来到北京饭店,周总理握着杨显东的手说:

“老杨同志,你的信我收到后立刻转呈给主席,主席非常高兴,请李振翩夫妇住在北京饭店休息,等候通知。”

“水牛”与“水佬倌”

8月24日晚,李振翩夫妇乘坐毛主席派来的专车,前往中南海与毛主席见面。毛主席早早便坐在办公室等候,听说李振翩已到,毛主席赶忙走出书房,紧紧地握着李振翩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这一对多年未见的老友互相凝视,眼神中是满是说不尽的思念。



图丨李振翩旧照

毛主席想起当年李振翩曾托周总理捎来一封信,对李振翩说出了第一句话:“我接到你的信,但上面没有地址,我没法回信,而且你的信还是用国民党的信笺写的。”毛主席说完之后,李振翩向毛主席介绍自己的妻子汤汉志。多年来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国外来访的女士只有四位,当汤汉志被引见时,她感到受宠若惊。李振翩幽默地说:

“主席,我们分离了几十年,请你看看我究竟娶了个什么样的夫人。”

当听说汤汉志也是医学家时,毛主席笑着对李振翩说他们二人真是天生一对,接着伸手和汤汉志亲切握手,问她说:

“在美国有多少华人?”

“两万五千人。”汤汉志当即回答道。



图丨毛主席与李振翩夫人亲切握手

听完汤汉志的回答,毛主席感到有些疑惑,接着追问:“怎么?杨显东告诉我是五万人......”在一旁的李振翩赶忙插话说是主席说得对,避免了二人的争辩。汤汉志没有再继续追究下去,换了一个话题同毛主席继续聊天:

“主席,您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院校,怎么成为这样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呢?”

外面传说我主要依靠两部古书,一部《三国演义》,一部《孙子兵法》。但在那个年代,我那么忙,哪有时间读书呢?”毛主席笑着回答道。

当李振翩准备和毛主席聊一聊国际形势的时候,毛主席却岔开了话题,和他愉快地回忆起往事:"振翩,我们是湖南老乡,你说话声音像水牛叫,我给你起个外号叫‘水牛’,你给我起个外号叫‘水佬倌’,说我是个机灵鬼......."毛主席的一番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图丨毛主席与李振翩亲切交谈

当年毛主席从湖南一师毕业之后,开始和其他人一起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自己在一师附小担任校长,而那是李振翩正在湘雅医学院读书,是学生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校刊《新湖南》的编辑。

有一天李振翩正在学校阅览室读书,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两人经过交谈之后,李振翩得知毛主席是来担任《新湖南》的特约编辑。在两人聊天的过程中,毛主席发现李振翩的口音很重,经常把“我”说成“喔”,发音好像水牛叫一般,便友善地送给他一个外号“水牛”。

而李振翩也不甘示弱,得知毛主席来自湘潭,也给毛主席取了一个外号“水佬倌”,因为在李振翩的家乡,都认为湘潭人比较圆滑机灵。从此之后两人便成了“水”字兄弟。



图丨青年时期的李振翩

1922年10年杨开慧临产,在床上疼了近三天的杨开慧不见孩子出生,慌乱之中毛主席想到了从医的李振翩,便乔装成一名洋车夫直奔湘雅医学院。在学校门口,毛主席递给传达员几个铜板和写有“李振翩”三个字的纸条,请他帮忙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有个叫“水佬倌”的人要见李振翩。

李振翩一听到有个叫“水佬倌”的洋车夫要见自己,赶忙让传达员带自己去找。当见到穿着短褂、草鞋的毛主席时,李振翩笑着对毛主席说:

“你个水佬倌,怎么当起洋车夫来了?”

管他洋车夫、土车夫、水佬倌、火佬倌的,霞要生了,快跟我走!”毛主席顾不上和李振翩开玩笑,拉着他就要走。李振翩一听说杨开慧要生孩子,嘱咐毛主席等一下,自己回学校带上接生器具,和毛主席一起赶到他们夫妻的住所。



图丨毛主席与杨开慧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李振翩担心杨开慧难产,便告诉毛主席需要去医院,毛主席考虑到自己正在领导工人罢工运动,送到医院会不安全。李振翩毫不犹豫地说:

“你就少操心吧,有我呢!”

杨开慧被李振翩送到湘雅医学院之后,竭尽所能减轻杨开慧的痛苦,再加上自己平时所学的助产技巧和先进的设备,杨开慧并没有进行难产手术,毛岸英就顺利降生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便成了两个人深厚友谊的开端。

“其实一个电话就行了,何必这样。”

紧接着毛主席和李振翩夫妇又聊到了当年驱逐张敬尧时候的事情。在毛主席接办《新湖南》没多久之后,校刊就被张敬尧查封了。当时比李振翩大五岁的毛主席在幕后积极指挥一场学生运动,配合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而作为湘雅医学院学生会的负责人,李振翩也加入其中成为积极分子。



图丨张敬尧旧照

很懂斗争艺术的毛主席从不轻易露面,在一切准备妥当即将赶赴北京请愿时,毛主席安排好行程,自己先行抵达汉口等候。等学生代表们到齐之后,毛主席再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行动方案。

这一次驱张运动中,李振翩的表现十分突出,他带领请愿团成员到达北京,大步迈进总统府,将驱张请愿书摆在了总统冯国璋的面前。虽然当时冯国璋表面是总统,但掌握实权的却是总理段祺瑞,请愿自然是无功而返。

由于这一次运动中李振翩的表现过于抢眼,之后李振翩被列为反动政府通缉对象之首,而毛主席由于隐蔽得很好,没有被当局发现。这一次驱张运动也加深了毛主席和李振翩的友谊。北京回来之后,毛主席介绍李振翩进入新民学会,经常在一起开展革命运动。



图丨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回忆起这些往事,毛主席颇为感慨,对李振翩当时的勇敢行为大为赞赏,李振翩也对当时毛主席杰出的组织才能非常佩服。两个人从友情一直谈到了祖国发展的未来,谈话中李振翩注意到毛主席开始有些疲倦。

作为医学专家,汤汉志也看出了毛主席的脸色不太好,便主动询问起毛主席的身体情况,毛主席指了指自己的双腿说自己腿不行了,气管也不行了,眼睛也不行了。汤汉志当即取出听诊器为毛主席进行简单的检查。

当时毛主席已经患上了白内障,对汤汉志说自己最近看书开始变得有些困难,汤汉志习惯性地用手在毛主席眼前晃了晃,问他两只眼睛看的是否一样清楚。毛主席靠在沙发上,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说:

“比如对你们吧,大局看得清楚,至于细部,我就不能看清了。”



图丨毛主席与李振翩夫妇亲切交谈

紧接着汤汉志又为毛主席把了把脉,笑着对毛主席说身体很好,在她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健康。毛主席听完之后笑了,看了看李振翩夫妻二人,轻轻地摇了摇头说:

“你们都说我好,我自己是不信的。”

李振翩关切地劝毛主席不要看太多的书,实在不行可以找人给他念,毛主席微笑着指了指身边负责记录的王海蓉和唐闻生说:

“找不到人哟,她们和咱们比起来,可算是知今不知古。”



图丨李振翩工作照

李振翩也笑着说自己现在连字都写不好,还没说完毛主席就打断了他的话,说起李振翩写给自己的信好长时间才看到,等看到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到外地了。接着毛主席拍了拍李振翩的手,略带责备地说:

“其实一个电话就行了,何必这样。”

“这是毛主席给你们送来的告别礼物。”

毛主席和李振翩夫妇在书房畅谈了三个多小时,李振翩担心打扰到毛主席休息,三次提出先行告辞,都被毛主席拦了回来:

“天还不晚,不必着急,我们还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嘛!”

说起湖南乡村的简朴生活时,李振翩问毛主席现在喜欢吃什么菜,毛主席回答说最喜欢的还是冬苋菜和空心菜,李振翩说自己也喜欢吃这两种家乡菜,可惜自己住的地方买不到。三个人火热地聊着往事,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11点,毛主席也只好作罢,和李振翩夫妇握手告别。



图丨李振翩夫妇(左二、左三)婚礼合影

临别的时候,毛主席关切地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李振翩忙说没有困难,不需要什么帮助,毛主席接着追问还有什么要求,李振翩回答说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友好,毛主席顿时笑了:

“两好才能合一好,不能一厢情愿呀!”

李振翩夫妇回到宾馆之后,正当夫妻二人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毛主席派来的两位代表,给李振翩夫妇送来了满满一篮子湖南蔬菜:

“这是毛主席给你们送来的告别礼物。”

毛主席还特别让人关照厨房,交代这些蔬菜的做法。第二天李振翩夫妇将其中一份送给了杨显东,开心地说:

“让我们共同尝尝毛主席送来的湖南蔬菜吧!”

在李振翩夫妇与毛主席见面之后,又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作为老朋友,周总理非常赞成李振翩夫妇提出的让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和世界多接触的建议,周总理和李振翩都希望能够在中美之间建立一个学术交流机构,方便两国科学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按照周总理的建议,相关负责的同志随后和李振翩夫妇进行了交谈商量。



图丨周总理与李振翩合影

由于李振翩夫妇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简介,观光代表团的成员们都为二人感到高兴,原本李振翩只是代表团中的普通成员,经过大家一致决定,李振翩被推举为代表团的团长。

回到美国之后,李振翩夫妇发起组织了“全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医学科学中心”,李振翩担任“美中医学科学中心”的第一任会长。对此李振翩非常高兴,称自己完成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委托,搭起了中美两个人民友好的桥梁。

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后,远在美国的李振翩悲痛万分,在《华侨日报》上发表了纪念文章,并写诗悼念这位交往半个多世纪的老友:

“仰望巨星今不见,
长使世人泪满襟。
愿化悲痛成力量,
加紧服务为人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