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放假,孩子不学习放飞自我,碰到游戏就停不下来,成了家长最头疼和焦虑的事。

我家娃也不例外,信誓旦旦说要趁着放假好好学习,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搞懂。一想都对,一做就废。

反正一碰到手机,原本说玩10分钟,结果玩到停不下来,眼见三四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气得想要劈叉,忍着一触即发的争吵,后退一步,先来平复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焦虑,发现事情没那么糟糕:

孩子只是没有按照计划去学习,偶尔还会刷一两套题,也没有完全一字不写;

孩子只是说到没做到,只是没按我的预期写作业,只是没有做到他承诺的发奋图强;

孩子只是在游戏和学习之间做出了娱乐的选择,虽然有点遗憾,但也不至于罪大恶极。

转念到这里,我的焦虑已经被释放了大半,索性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至于孩子学习或不学习都是他的事。

如果他能接受当下的骨感,而还选择娱乐,或者在学习和玩之间更倾向于玩,那么这是他的选择。

我能做的就是该提醒提醒,但尊重他的选择,也尊重他的命运。

反正我会告诉孩:

吃不了现在学习的苦,必然会吃将来生活的苦。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这是你的选择。

说完就后退,不再唠叨,不再催促学习,也不再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也不再因为孩子黑白颠倒玩游戏而无法容忍和心力交瘁。



即便孩子玩到凌晨三四点,我也只是提醒该睡了,但要不要睡,完全取决于孩子。

当这么做时,首先跟孩子的冲突避免了,孩子在熬夜之后也会跟我说:

妈妈,我再也不想熬夜玩游戏了,可没意思。

听完孩子的话,我既没有评论,也没有接话。反正对孩子熬夜这个事,我是完全反对的,但鉴于反对无效,我就不愿意多说了。

现在孩子自己提不想熬夜了,觉得熬夜让自己更加累了,而且早上还起不来,睡得也不太舒服,头晕晕沉沉的。

当然孩子也会主动跟我沟通,即便熬夜到三四点也是他当下想这么做,但肯定不会经常这么做,让我不要管他,也不要多说,他自己心里有数。

管不了!管不了!那就干脆不管了呗!这都十七八的孩子了,还能管住就是奇迹了!

于是我不再焦虑,也不再催促,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即便看见孩子做的事情不符合我预期,我也只当没看见。



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该忙去忙,该休息休息。将家务分摊给两个娃做,老大排周六,老二排周二,我解放双手休息调整。

人生不长,没必要将时间都花在担心和操心孩子上,人生太短,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孩子们大了,该让他们做的事情,千万别心疼。

当我心平气和时,我会跟两个孩子说:

我和你爸抚养你们是义务,我也会尽所能照顾你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只要你们想上,高中、大学、读研读博我都会供你们,不求任何回报。但当你们成年后,参加工作了,就得靠自己了!我和你爸能力有限,能帮当然会帮,不能帮的你们也别埋怨。

也会提醒孩子上学依然是他们成功和成才的捷径,学生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期,错过就不再。

道理点到为止,这么大孩子了自己啥不懂啊!对学习和娱乐无非是延迟满足和即时满足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当我不再管孩子,不再催孩子学习时,他自己倒对学习开始上心了,自言自语:

不能再玩了呀,再玩作业就写不完了!我还要写完作业准备听课呢?

不过对孩子的话,我也只是听一半扔一半,说到和做到是两码事。

做到了就当是惊喜,做不到那不是常态嘛!以这样的心态看孩子时,越来越$APPEND越喜欢,越看越有希望。

信心也是蛮重要的,父母对孩子有信心时,才有发自肺腑的正向反馈,才能不焦虑,不着急,多看到孩子已经做到的地方。

如此,孩子也能从不自律中克制,也能静下心思考自己真正要什么以及慢慢将行动落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