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外界纷纷猜测,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会在何时迎来停火之际,战场局势却不断迎来新变数。
关键时刻,俄乌冲突迎来了3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动向一,“大鱼”落网了?俄导弹从天而降,北约教官或被一锅端。
5日,俄国防部表示,4日下午6点50分左右,俄军发射了一枚携带高爆弹头的高精度导弹,目标是乌克兰克里沃伊罗格市的一家饭店,事发时,乌军指挥官与北约教官正在此地会面。
俄国防部表示,此次打击共造成85名外国军官和士兵身亡,同时还有超过20辆车被损毁。
对于此事,乌克兰官方暂未做出回应,但乌克兰《真理报》却报道称,俄军对克里沃伊罗格市发动了一次导弹袭击,造成多人死伤,并发布了现场图片。
可见,这次俄军的导弹袭击,的确是切实发生的。
在这之中,至少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袭击发生的时间点很不寻常。
下午近7点,刚好是饭点,而乌军指挥官与北约教官又恰好在一处饭店会面,这似乎不是巧合,显然是双方的会面进程中,已经计划好了在该饭店用餐。
而俄罗斯在获悉相关情报之后,迅速制定作战计划并执行,发起了这场“斩首行动”。
2,从伤亡情况来看,俄罗斯这回显然是下狠手了。
一方面,俄军在发动袭击时,动用的是携带高爆弹头的导弹,表明在打击乌境内的北约军官和教官一事上,俄方并不打算留手。另一方面,从85人身上,20多辆车被损毁来看,俄军虽然只是发射了一枚导弹,但其威力与造成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
不难看出,俄军对北约教官下狠手背后,既有警告乌克兰与北约的用意,也有为后续对乌展开新攻势而做铺垫的意味。
别忘了,近期英法等国一直在释放“向乌派兵”的信号,而俄罗斯强烈反对,如今俄军严厉打击乌境内的北约军官,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并且,对于俄军的此次打击,美英法德等国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处于“失声状态”。
3,乌境内大量北约军官死于俄军空袭,或许也释放了一个很不乐观的信号——北约,对俄乌局势的干预程度正在持续加深。否则,乌境内岂会有这么多北约教官?并且是在与乌方指挥官会面时被一锅端?
尤其是,4日,泽连斯基还在基辅会见了访问乌克兰的法国军队总参谋长布克哈德,以及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此次会谈重点讨论了乌军的需求与任务,旨在为乌军恢复长远的坚实支持。
直白点说,虽然美国在推动俄乌停火,但想要向乌派兵的英法等国,仍在支持乌克兰,并想方设法推动俄乌冲突持续,而这,或许就是英法等国寻求“上桌”的筹码之一。
但如今,随着俄军导弹从天而降,大量北约教官身亡,西方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接下来将如何应对俄乌局势,以及该如何面对俄罗斯的怒火。
然而,正当俄军发动“斩首打击”,大批北约军官身亡之际,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攻势也不遑多让。
动向二,24小时被炸14次,乌军对俄罗斯展开猛烈报复了?
5日,俄国防部表示,过去24小时内,乌军接连14次袭击了俄罗斯本土的能源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主要位于布良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和利佩茨克州境内,袭击已经造成多地居民面临断电、断气危机。
目前,乌克兰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一次美国与俄乌双方的分别会谈中,各方初步达成了“互不攻击对方能源设施”的共识,但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充分实施,过去一周多时间里,俄方多次指责乌军违反“承诺”、对俄能源设施展开袭击,但基辅方面不是予以否认,就是保持沉默。
并且,在俄方宣称“乌军打击俄能源设施”之际,乌克兰也在指责俄军袭击乌本土能源设施。
如此一来,就可能出现3种情况。
一是,俄乌双方都不准备履行“互不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的承诺,反而会趁着这个机会,整装待发,为后续发起更强力的攻势做准备,例如这次俄本土能源设施24小时被炸14次,就是例子。
二是,俄乌可能都有意执行相关承诺,但乌军或俄军部队并没有执行相关命令,前线俄军、乌军仍在进行激烈对抗,导致冲突日益升级。
三是,有第三方势力介入俄乌局势,破坏俄乌和谈进程,煽动冲突的升级,从而寻求在乱局中攫取利益。
但不论是哪一种可能性,俄乌停火到来之前,双方加大战场攻势,从而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都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意味着,停火之日越晚到来,俄乌局势就越是升级,甚至不排除走向失控。
毕竟,这次不论是俄军“斩首”大批北约军官,还是乌军大量打击俄能源设施,都是极易加剧俄乌局势升级的大事件。
然而,正当俄乌局势持续升级之际,北约也突然掺和进来了。
动向三,北约继续支持入口“入约”?俄“红线”或被逾越。
4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公开表示,根据北约成员国去年在华盛顿峰会上达成的共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北约正在与乌方在各方面展开合作,包括提升乌军与北约部队的互操作性。
吕特还不忘强调,北约从未向乌克兰承诺,其北约成员国身份是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言下之意,北约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但什么时候“入约”,吕特并未言明,这一进程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需要几十年。
并且,吕特还不忘强调,“入约”并非俄乌冲突结束方案的一部分,背后的“潜台词”无非是——北约并不会将对乌克兰的支持当作对给乌方的“安全保障”,也不会在俄乌停火进程中体现,从而避免激怒俄罗斯。
简单点说,北约明面上重申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但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无疑又给基辅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不过,北约此番表态背后,也释放了将持续干预俄乌局势的信号。
如此一来,俄乌冲突要想顺利平息,恐怕并非易事,仍存在诸多变数与难度。
接下来,且看局面会如何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