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时,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将韩军赶到了对马海峡,所谓的“大韩民国”其实已经是奄奄一息,但谁也没有想到,美国在极短时间里就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浩浩荡荡地杀到了朝鲜半岛,并上演了“仁川登陆”的奇迹,瞬间一个邀击,就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打成两截,战争形势陡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不仅考验着朝鲜,也考验着中国。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中国面临着是否出兵,以及如何出兵的问题。其实当时的朝鲜局势,早就引起了中央的注意,新中国也与苏联进行了沟通,当时苏联承诺,只要中国同志出兵,苏联将出动至少几百架飞机,确保志愿军拥有一定的制空权。正是在苏联的承诺下,中央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而就在彭总紧急赶往朝鲜之际,苏联突然变卦了,斯大林对周总理表示,苏联有困难,短期内无法出动空军协助志愿军。
这一变化是突如其来的,不仅让中国非常愤怒,同时也让中央变得非常被动,如果不出兵,朝鲜肯定会在短时间内被消灭,而且整个东北也将不得宁日;而如果出兵援朝,那么就将单独与全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帝国作战,而且没有任何制空权。当时毛主席就说了,咱们的战士也是人,被轰炸的时候,也会“血肉横飞”,然而,在与彭总和其他中央成员商量之后,中国还是决定出兵。
在得知中国在缺乏苏联空军援助的情况下依然出兵朝鲜的决定时,斯大林也是忍不住流下泪来,他表示,中国的同志是好同志,然而即便如此,斯大林依然没有让步,没有同意立即派出空军出战。后来,彭总率领数十万志愿军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并在第一场战役中,就全歼了美韩联军3.6万人,其中甚至包括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他的死亡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绩,也让斯大林感到“非常惊讶”,原本斯大林认为,在没有空军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很难对抗美军,甚至不会是美军的对手,他已经做好了,让朝鲜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的准备。但斯大林万万没有想到,志愿军如此英勇,即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依然冒着美军500多架战机的狂轰滥炸,奔袭400公里,打死打伤3.6万美韩联军,几乎光复整个朝鲜人民共和国。
此时,斯大林终于决定伸出援手,他对中国表示,将派出苏联空军飞行员,确保志愿军后方的安全,同时将在1951年3月之前,为志愿军提供36个师的苏械装备,并“立即”向中方提供3000辆卡车供志愿军使用。实事求是地讲,咱们之所以能够赢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主要是因为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勇气与彭总的杰出智慧,还有部分原因,的确离不开苏联在后方的大力支援。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志愿军用自己的战绩“争取”来的,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助者,天助之”,首先要自己“自强不息”,然后才能得到外部的帮助,内因始终决定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