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转行做游戏主播!“对不起清华!对不起父母的培养!”纪录片《谈论,大声点》里的女流(本名石悦),2017年选择从清华毕业选择做游戏主播,10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游戏”在那时被视为是“不务正业”,尤其从清华毕业的她居然选择游戏,被认为“犯傻”、没出息。



状元、702分、清华建筑系……女流的高考成绩和闪亮的足迹,曾在小县城引发轰动。但考取清华建筑系之后,女流却意识到自己和建筑专业并没有“契合度”。

在一次上课时,看着周围同学沉浸其中的表情,她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真正喜欢一件事的样子:“我好羡慕他们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我喜欢什么?”

后来,她喜欢上了做游戏解说视频,在游戏中找到了快乐。毕业时,所有同学都投了简历,女流却没投。

她鼓起勇气跟老师说:我不想干建筑和规划,想做游戏。

她在纪录片里对访谈者坚定地说道:“事已至此,我再也不会因为额外评价去改变人生的大方向了!”



就这样,从内蒙古理科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建筑系本科,再到北大读研,看似已经卷到金字塔顶尖的女流,突然决定从既定的轨道“出走”,选择做一名游戏主播。

跟女流一样,北大毕业的曾霜旖选择放弃百万年薪做一名演员。

2013年,作为福建省福鼎市高考理科状元,曾霜旖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毕业后在香港、北京的金融行业打拼。

在遍布精英的世界里,她每天穿梭在CBD的各大商业楼里,写文案、开会、跟不同行业的大佬见面,年薪百万,俨然人生的赢家。

后来,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原因,曾霜旖经历了一段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她曾经觉得:如果不是还有妈妈这个牵挂,她对这个世界毫无留恋。



她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除了体面、高薪的工作,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5岁时,曾霜旖和外婆、母亲看电视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表演,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掉眼泪。

长大后的她依然没有忘记那种感觉:“我现在还想做表演,我为什么不做?”

2018年,23岁的她离开金融行业,进入了不靠成绩、不靠学历的影视行业。

当制片人和导演听到她毕业于北大时,非常惊讶:“北大能演什么,学霸吗?”

一些试戏演员也会问她:“为什么北大毕业的还要来演戏?”

李丞汐的北大学霸身份,成为她演艺事业的障碍,很多人觉得她理科成绩那么好,肯定很理性,而过于理性的人很难揣摩人物细腻的感情,根本不适合演戏。

于是,李丞汐在面试剧组时,常常隐去毕业院校那一栏。只要别人不问起,她就绝口不提自己北大毕业的光环,以“李丞汐”这个新身份寻找试戏机会。

如今的李丞汐仍然是一个没有太大名气的三线小演员。相比之下,当年和她一起考入北大的同窗好友们,大多混成了精英:有的在投行、基金公司工作,年入上百万;有的则在律所,收入不菲。



而曾霜旖呢,却时常因为接不到戏而没有收入,只得栖身狭窄的出租屋,有时还得依靠妈妈的补贴。

可李丞汐并不后悔。从小特立独行的她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认为成功只有一种定义。

在演戏中,她拥有了从来没有过的新鲜感受,觉得“很痛快”:“有很多人说我想不开,但我觉得正是想开了,我才这么干的!”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这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从早期的“北大屠夫”陆步轩,到脱口秀“女王”李雪琴、转行做正骨师的张乐超,北大、清华毕业生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们没有“走着别人划的印儿”,而是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终其一生,我们应该做正确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清华、北大毕业的女流和曾霜旖、李雪琴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做自己喜欢的 、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本身就是莫大的成功!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