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的一个清晨,山西平定县的公交车上,一声清脆的语音提示划破车厢的宁静——“致敬老兵!”退役六年的王林昌刷完优待证后,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声问候,不仅是一张免费车票,更是一座城市对老兵无声的致敬。而这样的温暖,正从一辆公交车蔓延到全国的山川湖海。如今,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成了打开祖国壮丽山河的“金钥匙”。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退役军人的“优待地图”正被迅速点亮。在福建,鼓浪屿的海浪声、武夷山的云雾、永定土楼的沧桑,13家5A级景区的大门向退役军人敞开。只需在“景旅纵横”小程序完成认证,“优待证”便成了通行证,退役军人的脚步踏过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份被社会铭记的荣光。而在上海青浦,淀山湖畔的大观园与梅园里,《红楼梦》的古典意境与梅花的傲骨幽香交织,退役军人凭证即可免费入园。工作人员说:“这里曾是曹雪芹笔下的‘太虚幻境’,现在成了退役战友们的诗意栖居地。”
这种优待绝非一城一地的“盆景”。重庆的武隆天坑、大足石刻,江苏的苏州园林、南京中山陵,陕西的关山草原、龙门洞森林公园……全国超千家景区为退役军人亮起绿灯。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退役军人甚至能与“国色天香”同享尊荣——18家景区对持证者免票开放,牡丹的华贵与军人的铁骨,在春风中相映生辉。一位退役老兵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从前我们用脚步丈量边疆,如今我们用证件丈量山河。”
景区优待只是退役军人保障体系的冰山一角。在军营与社会的“转型战场”上,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早已展开。清远的92名退役士兵刚结束为期五天的适应性培训,从心理调适到短视频剪辑,从政策解读到企业参访,这场“数字+技能”的双轨赋能,让他们手握“软实力”踏入职场。结业仪式上,学员朱小玉感慨:“脱下军装不是终点,培训让我们有了二次‘入伍’的底气。”而重庆与成都联办的专场招聘会,更将7000多个岗位化作“橄榄枝”,50岁以上的老兵也能在厨师、护理员等岗位上找到新战场。一家企业负责人直言:“我们看中的不是年龄,是军人骨子里的执行力与韧性。”
教育赛道同样为退役军人铺设快车道。高职生退役后可免试专升本,考研初试加10分,立二等功者更可直通硕士殿堂。这些政策不再是纸面福利——2025年军队直招军官计划中,服役经历成为年龄放宽的“加分项”,曾经的军旅生涯反而成了职业发展的“助推器”。一位通过“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上研究生的战友说:“国家没让我们在学历赛道上‘二次冲锋’,而是铺好了红毯。”
优待政策的升级,不仅是条款的叠加,更是一场“科技赋能”的温情实验。平定县的公交系统将“致敬老兵”录入刷卡机,语音播报与手机App同步升级;福建景区用“刷脸入园”替代证件核验,让优待从“人工时代”跨入“秒速通行”。在陕西宝鸡的当当书店,退役军人购书享会员价,世界读书日还能折上折——知识的大门,始终为最可爱的人保留特权。
这些细节背后,是一张覆盖文旅、交通、教育、医疗的立体保障网。阳泉市联合21家景区、22家餐饮企业、7个军人驿站构建的“优待生态”,让退役军人的衣食住行皆有温度。正如退役军人事务部某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优待证不仅是‘荣誉卡’,更是‘生活卡’。”
回望历史,军人用热血浇筑国家安全的长城;放眼当下,社会用诚意回馈退役英雄的奉献。从“最可爱的人”到“最受尊崇的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守护。当王林昌们刷响优待证时,他们听到的不只是语音提示,更是一个时代对军人的庄严承诺:山河无恙,因你而在;岁月静好,与你同享。
数据支持:本文景区名单及政策引自福建省文旅厅、上海市青浦区政府、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公开信息;培训就业案例综合清远市、重庆市官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