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别人。”
“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群“老好人”。
当工作出问题,他们会默默“背锅”,独自收拾烂摊子,
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开始疯狂反思自己,
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
熊猫君想说,
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傻傻的很天真”,
也不是他们爱做“冤大头”,
而是“讨好型人格”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途径。
另一方面,讨好型人格的背后,
是他们天性傲慢和不在乎任何人。
想知道为什么讨好型人格这样矛盾?
那么,熊猫君强烈推荐你读一读这本《我们内心的冲突》!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
在那些放低身段、委曲求全的背后,
所有负面情绪,都是可以被分析、理解和治愈的!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1
讨好型人格
为什么一直在委屈自己?
总是在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人,
即使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也会做看似“毫不利己”的自我牺牲。
有时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奇怪,
自己怎么这么好说话,
委委屈屈地把所有事情都干了,
然后自己再纠结、生气、内耗。
这就是《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所说的“讨好型人格”,
卡伦·霍妮将这种“讨好型人格”对待他人的特征分为2类:
特征1:对亲密人际关系渴求的强制性和盲目性
比如:他来找我是不是显得我也挺重要的。
特征2:以躲开敌视、争吵、竞争为目的
比如:我就是不想惹他吵架呀。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观点有点普通?
和市面上其他的心理学图书观点没有什么不同。
但卡伦·霍妮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才把“讨好型人格”的面具狠狠地扯了下来——
也许你不知道的是:
当“讨好型人格”对待自己时,又是十足的“狠人”。
他们看似卑微的态度只是表象,
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讨好型人格”自负又脆弱,
“这不公平”
“这是蔑视我”
“我的主意更好”
他们卑微讨好别人的背后,
是要求别人顺从他们的傲慢,
他们的心底其实不在乎任何人。
可是,“讨好型人格”并不是表里不一的“坏人”,
他们的一味隐忍,
是对先前与人相处时不幸经历的反应,
曾经的“一味善良”和“自我磨灭”换来的却是别人的利用和践踏,
这使他们过度渴求别人的情感和赞许。
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说,
“谁的情感越不可或缺,
谁的攻击性就越强,谁就越可怕。”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的朋友正在委屈自己、忍气吞声,
请不要再误解TA了!
因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而实际上渴求的,是他人所赋予的安全感。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2
“讨好”是防御机制,
是调和内心冲突的手段
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大小小的负面情绪,
让我们时不时面临“大崩溃”时刻,
比如想要“发疯”、想要逃避,
内心不断上演各种厮杀与冲突,却还要假装坚强。
恐惧自己的真实想法被“暴露”,
害怕自己成为出现破绽的孱弱者。
而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
“讨好”是对情感的需求和利用他人动机相融合的结果,
更是试图调和内心冲突的手段。
当人心中对立的想法僵持不下,
就会引发绝望、抑郁、痛苦、焦虑等负面情绪,
甚至是人格解构、心理溃堤、自体消融……
而想要解决它,
最好的方法就是像卡伦·霍妮在书中所告诉我们的那样——
“去直面内心的冲突”。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霍妮把人们深埋内心冲突的防御体系概括为3种解决冲突的手段。
理想化形象
“我是完美的,我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表现:时而妄自菲薄,过于追求完美,自恋。
后果:沉迷于虚幻的理想自我,无法前进;理想化形象被摧毁后,茫然无措。
外化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表现:将个人问题客观化,向外部推卸责任,认为自己的生活都由别人决定。
后果:严重恶化冲突,使冲突进一步演变为个人与外界的冲突。
辅助手段
“我只是想让我好受一点儿……”
表现:视而不见、自相矛盾、自我辩护、自欺欺人、过度自控、自以为是、闪烁回避、愤世嫉俗……
后果:把自己困在一团乱麻的谎言中;整个生活都站在悬崖边,反而制造了新的裂痕。
不过看到这里,
正在对号入座的你,也千万不要焦虑!
与其继续千方百计地避免内心冲突,
不如先学着接纳自己的内心,
把“冲突”看作是个人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如本书的导读李松蔚说的,
看到冲突的存在,已经是一种成长。
谁说人生必须完美通关?
你完全可以携着残缺的地图继续远行。
就让那些情绪成为衣袍上的星尘,
它们让你在这人世间行走的姿态愈发璀璨真实。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03
我们内心的冲突,
带你通往完整人格
这本《我们内心的冲突》,作为普通人通往完整人格的阶梯,
从上市以来就获得了大量好评!
在各个平台,本熊都能看到很多读者留言,
这本书让他们觉得仿佛在照镜子,是一本心理学的经典必读好书!
也有读者夸赞熊猫君的专家伴读版本,
让心理学小白也可以读懂经典理论!
正如作者霍妮在书中告诉我们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的能力,
甚至可以做出根本性改变,只要我们还活着。”
熊猫君明白,
直面真实的自我需要凝视深渊的勇气。
但每一次我们主动叩击灵魂的暗礁、尝试拼合破碎的镜像,
就是在挣脱认知坍缩的引力,
拓出更辽阔的精神原野!
当我们不再用谎言的绷带缠绕伤口,
允许真实的光照进裂缝,
那些灼痛处便会生长出改变的新芽。
熊猫君相信,
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内心的独立与健康的心理秩序,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与生活——
“我们只有愿意承受这种冲击,
才能接近理想: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舵手。”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微信读书、得到、
掌阅、知乎、多看、当当云阅读、
豆瓣阅读、蜗牛读书等平台,
可购买、阅读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