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渤海之滨,和煦春风拂过新绿枝头。在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警史馆内,警号“580527”在展柜中静静闪耀,来往民警在此驻足凝视时,总会被展板上那句“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触动心弦。
2024年9月15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时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四级高级警长的许喆静静地走了,这位与胃癌顽强抗争519天仍坚守岗位的钢铁硬汉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刑侦岗位。22年从警生涯,他带领团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00余起,抓获嫌疑人900余名,累计追赃挽损超亿元,书写下一曲可歌可泣的忠诚赞歌。
“真希望穿着它走,而不是走了以后再穿上它;希望今后人们偶尔想起我,会说,他配得上这身警服。”弥留之际,这位刑警硬汉手里还紧紧握着警服。
2002年,从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许喆成为一名巡警,但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刑警梦。三年后,他终于如愿成为刑警,并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成了队里的业务骨干。从那时起,许喆不是在单位加班,就是奔走在办案的路上,因为他深知时间对于一名刑警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长久不规律的作息,让病魔悄然侵袭着他的身体。
2023年2月开始,许喆时常出现腹痛发热、吃不下饭的状况,体重也在一个月里骤减10多斤,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胃癌晚期,且不具备手术条件,但他仍坚持白天在专案组研究线索,深夜在病房整理卷宗,用最后8个月时间带队侦破了多起大要案件。
斯人已逝,但精神丰碑永存。许喆用生命熔铸的忠诚警魂,正化作新时代警务创新的澎湃动能,在渤海湾畔激荡出守护平安的磅礴力量。
2024年12月5日凌晨,滨海分局指挥大厅灯火通明,在多警种、多部门合成作战下,滨海分局成功打掉一个“跑分”团伙,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作案手机11部、涉案车辆3辆,冻结资金193万余元。此时此刻,办案民警不约而同想起许喆曾说过的那句话:“新时代的破案密码离不开科技赋能。”
致敬、缅怀、奋进,走进滨海分局,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许喆依然和大家在一起并肩战斗。正如许喆的徒弟、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板厂路派出所副所长佟海晨所言:“师傅是英雄,他时刻激励我们在守护平安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夜幕下的渤海湾,灯塔的光芒穿透海雾。滨海分局民警正在以许喆同志为榜样,用科技之智与为民之心编织着立体化防控网络。当“00后”新警在破案中感受前辈的办案智慧,当英雄二字融入警队血脉,忠诚为民的信仰就会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永恒光芒。这,正是新时代公安民警对忠诚誓言最深情的告白,在这片被英雄热血浇灌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平安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00”后年轻民警体会
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刑侦支队民警王景平:在观看《向人民报告——2024“滨城”警界先锋发布仪式》时,一个日夜辛劳的身影愈发鲜活,许喆这位对我而言未曾谋面的“师傅”,留下了太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学习。
从警22年,他破大案、抓逃犯,战果累累,展现了“刑侦尖刀”过硬本领。而面对绝症仍坚守岗位,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对抗病魔与冲刺破案,是这位“拼命三郎”的热枕忠诚。“每一起没破的案子都是欠人民的债”,在勘查现场的过程中,每当想到许喆“师傅”的话,都让我深受触动。
薪火传递英雄色,担当筑牢忠诚魂。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在刑事科学技术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热土,为平安天津建设保驾护航。
来源:公安滨海分局
文字:张婧怡
责编: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