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肆虐,美军内部亦未能幸免。
据了解,在疫情到来之后,美国超400名士兵确诊,多座军事基地被迫封闭。但危机之下,美军北方司令部已启动"末日预案",将核心指挥系统紧急转移至科罗拉多州夏延山地下堡垒,实施全封闭隔离管理。这处冷战时期建造的"末日掩体",正以最高战备状态维系着美军的全球指挥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五角大楼曾在宣布的"全球军事行动暂停60天"指令下,中东地区的军事调动却异常活跃。超过4000名海陆空三军士兵在阿联酋展开城市攻防演习,实战化训练场景直指中东城市巷战特点。军事观察家指出,这种"明停暗动"的部署模式,暴露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优先级。
更警惕的是,在伊朗深陷疫情泥潭中,美以既然完成了战机协同作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伊朗官方数据显示,该国确诊人数突破3.8万,死亡病例中包含多名精锐部队将领。首都近卫军第27机械化步兵师高层指挥官的病逝,更导致该部队陷入短暂瘫痪。这种特殊时刻,美国《BreakingDefense》网站曝出关键情报:以色列间谍卫星持续锁定伊朗军事设施,美以空军已完成F-35隐身战机的协同作战演练。
从战术层面看,美军近期动作耐人寻味:驻阿联酋大使声称军事调动属"防御性质",但实战部队却向伊朗边境不断推进。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的装甲部队通过科威特向阿联酋转运,海军陆战队在城市战演习中测试新型巷战装备,这些部署显然超越了常规防御需求。
从以色列南部沙漠空军基地内,最新批次的F-35I战机就在进行高强度起降训练。美以两国不仅共享实时战场数据,更创新性地实施"不降落作战"模式——美军战机从中东其他基地起飞,经空中加油后直扑演习空域,全程避开伊朗导弹监测范围。这种"闪电式"打击模式曾在年初空袭叙利亚伊玛目阿里基地时初露锋芒,当时13座核心建筑被精确摧毁。
军事专家分析,美以联军已形成"卫星侦察-数据链共享-隐身突防"的完整打击链条。值得警惕的是,美军对此更是加强了对波斯湾海域电子战飞机的部署,这或将用于压制伊朗防空系统的最后屏障。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疫情下的是战争。
尽管美国尚未最终下达进攻指令,但五角大楼的战争推演从未停止。从报复性空袭叙利亚伊朗基地的作战经验,已转化为针对本土目标的升级方案。以色列安全智库透露,美军已制定"阶梯式报复"计划:任何在伊拉克的美军遇袭事件,都将触发对伊朗境内军事目标的系统性打击。
当前疫情客观上迟滞了军事行动节奏。美军航母战斗群出现确诊病例,驻中东部队需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但战略物资储备显示备战并未松懈:阿联酋前线仓库的精确制导弹药储备量较三个月前激增47%,野战医院等后勤单元完成战前部署。
全球抗疫,美以到底想要干什么?
在国际社会全力抗击疫情的敏感时刻,美以的军事动作引发多方忧虑。伊朗革命卫队虽受疫情冲击,但仍保持日均20次以上的战备演练,新型防空导弹部队开始向边境机动。更值得警惕的是,地区代理人势力可能借机生事——也门胡塞武装近日频繁试射导弹,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则加强了对美基地的侦察活动。
这场危机揭示出残酷的地缘政治逻辑:重大公共卫生灾难非但未能促进国际协作,反而成为某些国家推行"灾难资本主义"的机遇窗口。当全球民众聚焦抗疫时,中东上空弥漫的战争阴云,正考验着人类文明在危机中的抉择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