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空间出现了一系列针对“网络大V”的封禁事件,涉及多个知名账号。

这些封禁反映了监管部门对网络内容管理力度的加强,以及对不当言论或行为的态度。

风向变了,信号中的玄机,你是否体会到了?



一、司马南

司马南,一位以强硬“爱国”立场和批判性言论著称的评论家,近期因其账号被封而引发关注。

他曾拥有数千万粉丝,所发表的言行在网络上会掀起舆论的狂潮。

最终,他因涉嫌偷税被罚款900多万元,其账号封禁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司马南的雄辩口才在网络上必然已经成为过去式,在网络上再也看不到新鲜的司马南了。



二、攻击李文亮的号主

在新冠疫情初期,已故医生李文亮因预警病毒被誉为“吹哨人”,却遭到部分网络大V的攻击,称其为“谣棍”。

事实胜于雄辩,随着事态的发展,李文亮的仁爱之心已是不争的事实。

攻击李文亮的账号近期被封禁,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师伟”。



这个人不仅攻击李文亮,还攻击李文亮的孩子,称让孩子没有父亲的正是李文亮本人。

这种攻击之恶毒,令人发指。

他的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

三、司马3忌

2025年3月24日,自称“正能量”博主的“司马3忌”因恶意举报和攻击政府机构,其微博账号被关闭。

据悉,他曾多次举报江秋莲(江歌案母亲)涉嫌诈捐,引发争议。

他还曾举报韩红基金会,在网络上曾引起过较大的热度。

他被封,也引起网友双手点赞。

这种人就是就着网络的热度唱反调,攻击别人,迎合一些人的观念,从此赚得盆满钵满。

四、玄机所在

这些封禁事件并非孤例,而是网络治理持续收紧的缩影。

自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网络谣言”“不良价值观”及“流量至上”行为的打击力度。

例如,2024年4月,网信办针对“故意展示奢华生活”的账号发起专项整治,导致一批炫富大V被封。

而2025年初的封禁浪潮,则更多指向“爱国”或“正能量”旗号下失控的极端言论。

值得注意的是,封禁对象中既有攻击李文亮的账号,也有如司马南这样曾被视为“主流”的评论家。

这表明,监管不仅针对明显违法内容,也在清理那些“带节奏”、煽动对立的声音。

“风向变了”,流量不再是护身符,不问是非的攻击已不再被平台和公众接受。

近期被封的网络大V涵盖了从炫富博主到“爱国”评论家等多种类型,显示出监管政策的全面性。

这些事件提醒内容创作者,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无论是追求流量还是发表观点,都需遵守底线。

随着治理深入,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案例浮出水面。

依靠煽动情绪获得流量,刻意迎合一些观点,泯灭人性与良知,虽然可能短期获得一些支持和好处,但不符合道德、事实和法律的攻击,“回旋镖”迟早会打到自己身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