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战场形势兵败如山倒,大批国民党军将领成为我军战俘,建国初期关押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关押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改造其中大多数人,使其最终回归社会,为统战和新中国建设发挥一些积极作用。



很多读者也知道,1959年进行了首次战犯特赦,但真正最早离开功德林的人,其实并没有被改造那么久,而是在1952年就恢复自由了,此人是谁呢?



1952年10月,毛主席亲自批示:特赦功德林管理所的原国民党将领吴绍周。吴绍周是1948年底战败被俘的,这三年多表现良好,积极配合管理所的改造。但光是表现好,不足以早早特赦,不然很多人都不用等到1959年才离开功德林。工作要用心、还要有“创造性”,才是真正的立功表现,吴绍周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对于关押在功德林的原国民党人员,这段时间本有立功的契机,但只有少数人成功抓住了,大部分战俘不光没意识到,甚至还起了反作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随着美军后续增兵、朝鲜方面派人来北京求援,中央最终决定出兵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志愿军第13兵团开赴前线,跟联合国军当面锣对面鼓地干了起来。



一众国民党大佬们,得知朝鲜半岛的变化后,似乎忘了自己的战俘身份,开始在功德林内高谈阔论,说志愿军“出兵必败”、并且是惨败,很快就会被美军打得七零八落,连中国本土也会遭到美军报复。

这些人因为立场不正,显得得意忘形,甚至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毕竟美蒋长期勾结,美国人只要打到东北,也就为蒋军残部反攻大陆提供了机会。不得不说,这些败军之将的军事“推演”能力很强,颇有些天马行空的味道,只可惜此前他们的战场实际表现,大多不尽人意。



但吴绍周却非常冷静,他没有附和多数人的论调,而是保持沉默、自顾自地进行缜密分析。吴绍周带过蒋军主力部队,精通美械装备。他曾经是国军第12兵团副司令,辅佐过黄维,同时还是85军军长,吴绍周的部队装备十分精良。

可这些优势武器,在解放战争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在解放军的穿插包围战术中,成了我方的缴获品。所以吴绍周认为,美军此前没有跟中共军队交过手,他们虽然有显著的装备优势,但很可能重蹈国民党军的覆辙。



为什么吴绍周的想法,跟功德林的多数战俘不一样呢?他的个人经历很有意思:淮海战役时,吴绍周手下有一个85师,师长为地下党员廖运周。结果廖运周带着部队发动起义了,给85军和整个黄维兵团造成巨大打击;另外廖运周的老上司是张轸将军,我军打到湖北时,张轸也率部发动了起义。

这令吴绍周感慨颇深,他早就认为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与解放军打下去没有希望取胜,自己不是没有起义的打算。可造化弄人,直接下属和老上司,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结果他跟着黄维在双堆集战场撑到了最后一刻,成为阶下囚。每每想起这些典故,身在功德林的吴绍周总是难以平复心情。



所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没有像其他战俘那样看衰战争前景,而是静下心来,准备做一点有用的工作,弥补几年前的遗憾。吴绍周带兵多年,应该说还是有些本事的。一方面他带过美械部队、了解美械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交锋次数多,他对我军的优劣势也很清楚。

所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吴绍周主动提笔写起了分析材料,打算帮助志愿军想一些有用的战术,用来对抗强大的外敌。吴绍周希望这份材料,能够交到我军相关首长那里,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力。

东西虽然写好了,但吴绍周毕竟是战俘身份,信息传递渠道不是特别通畅。况且这些国军将领,此前都是因为在战场上败下阵来,才进了功德林关押改造。有几个人愿意放下成见,相信他们能帮到志愿军什么呢?等到这份材料真正被递到毛主席、朱总司令那里时,已经是1952年了。



这个时候战争已经转入阵地战阶段,吴绍周写的东西,用处不是太大了。但主席亲自过目后,还是非常惊喜的,对吴绍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原来,吴绍周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全部说到了要害上,特别是放在战争初期,显得很有战略眼光。

第一点,利用美军不熟悉中国军队的特点,多采用穿插包围战术。吴绍周之所以提这样的建议,除了美国人确实不了解志愿军外,还因为他本人曾吃尽“穿插包围”的苦头。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强调“集中优势兵力”,从红军时期打到解放战争,国军部队往往就是这样被一小口一小口吃掉的,吴绍周的部队也不例外。



吴绍周认为,这是我军十分擅长的打法,此前的历次战争中,已经证明非常成熟有效,再加上美军初来乍到不知深浅,若志愿军充分发挥运动战法的精妙之处,相信能够在朝鲜战场起到奇效。

第二个建议,美军火力强大,志愿军可昼伏夜出,发挥出近战夜战的特长。吴绍周当85军军长时,队伍里有个美军顾问,当时两人交流很多。吴绍周判断,美军在火力和打法上,算是“加强版的国民党中央军”。

所以为了冲抵敌人的火力优势,他特别建议志愿军多打近战夜战。一方面战场缩小后更突出单兵能力及意志品质的作用,敌人的重武器往往无从发挥;另一方面在那个年代,美军的夜视能力也不强,飞机、火炮、坦克的威力,在黑暗环境里会受到极大限制。



毛主席对吴绍周的提议,感到很高兴。彭老总带领志愿军部队入朝后,确实就是这么打的,其实不用吴绍周说,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懂得扬长避短、出其不意地打击联合国军。而吴绍周的材料,是1952年才到达高层的,志愿军肯定不是受到吴绍周的“点拨”,才打那么多胜仗、好仗。

但吴绍周谈得很有道理,是正确的打法。真正令主席欣慰的,还是功德林的改造成绩。这份材料充分说明,已经有像吴绍周这样专业、爱国的原国民党将领,拿出了切实的行动,证明自己跟新中国、新政府一条心,这才是毛主席最满意的一点。



主席对朱老总感叹道:以后像吴绍周这样的人,越多越好!随后在毛主席的亲自指示下,吴绍周在1952年10月,凭借改造期间的具体立功表现,获得了特赦资格,提前数年重返社会,这令功德林的原国军将领们无不羡慕。



吴绍周的觉悟很高,他之前并没有预料到,政府会如此宽待自己,因为在接到特赦令后感激不已。吴绍周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在获得自由后,来到湖南省文史馆工作,潜心著述历史资料,后来还成为湖南省政府参事,为当地发展建设献计献策,晚年过得十分充实。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