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什么样的品牌算成功?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2023年12月,韩熙贞品牌董事长陈江洪在博鳌论坛畅谈 “数据赋能产业升级”,强调数据要素对企业了解消费者、优化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直播平台中的关键作用,如观众互动数据可为调整直播内容提供决策依据。然而,其旗下销售体系却在随后的直播间中,不断对其产品进行各种包装。



如创始人“妮姐”直播推销的“韩熙贞”逆光肌秘系列产品,宣称能深度美白祛斑,还编造了“377系列”名称。

再如,经销商广州甄皙化妆品有限公司将23款产品包装成“越洗越年轻”的冻龄神话,半年狂揽52万元销售额,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穗云市监处罚﹝2025﹞270号》)

例如,经销商宁海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在销售“韩熙贞复活草紧颜弹润系列”商品时,私自宣传“修护受损肌、卓效修护及抗敏力、复活肌肤”等内容,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据;还将“晗煜干爽亲肤防晒霜”擅自改为“韩熙贞晗煜干爽亲肤防晒”,并夸大宣传“10秒磨皮”“促进胶原蛋白新生”等功效,最终被宁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宁市监处罚﹝2024﹞288号》)。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妮姐在直播间挥舞的“抗皱报告”。药监局备案信息显示,韩熙贞蛋白肽洗发水仅有“清洁、去屑”基础功效,41.12%的发丝抗拉测试数据被偷换为“头皮抗皱”;“热玛吉抗衰面霜”的备案功效仅为“保湿、抗皱”,却被包装成“全维度阻击肌肤老化”的逆天科技。这种对数据的“创造性解读”,让直播间成了“文字游戏”的试验场。(详见文章《韩熙贞洗发水抗皱功效引热议,2705万粉丝品牌创始人实力推荐!》)

种种曝光,撕开了这场“数据双面游戏”的虚伪面纱——在直播间里,数据要素不是洞察需求的明镜,而是收割流量的镰刀。

数据要素的魔幻双生:照见需求,映出贪婪

陈江洪口中“打破传统零售边界”的数据要素,在韩熙贞的直播间里上演着荒诞变形记:用户画像数据成了定制谎言的原料,00后怕初老、宝妈求逆龄、职场人盼速效……每一个焦虑标签都被精准投喂成“冻龄神器”的购买理由。

韩熙贞品牌方虽与多家经销商(如广州甄皙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并无直接股权关联,但在销售渠道监管上存在显著疏漏,致使经销商多次因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

此外,品牌创始人关联企业直接卷入舆论纠纷,反映出其对销售体系乱象的放任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韩熙贞品牌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然而,这些经销商确实如陈江洪所说,早已洞悉了消费者需求,但却是通过各种虚假宣传来迎合,从而创造了一次次的“成果”:

2013年入驻天猫后,仅6个月即成为淘宝天猫彩妆类销售领先品牌,口红、粉饼及眼线膏单月销量突破6万件,老客户回头率达88%。

2015年爆款口红销量突破1000万支,成为天猫彩妆行业标杆;同年双十一购物节中,其天猫店铺成交额位列彩妆类目TOP10榜单,仅次于美宝莲‌。

2023年入驻快手两个月内粉丝破百万,目前粉丝量达千万级别。在2024年的品牌自播争霸赛中,以19天累计640万GMV位列榜首,远超第二名280万。‌

目前,韩熙贞品牌在抖音、快手、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及官网上均保持高销量,宣称产品畅销海内外‌。即便是陷宣传争议的热玛吉抗衰面霜,销量仍居高位;洗发水等产品也持续热销。‌

虚假宣传的工业化生产

韩熙贞的营销剧本早已模块化:

功效偷换:将“防断发”升级为“抗皱”,把“保湿”魔改为“抗衰”。

数据戏法:长期使用效果伪装成立竿见影,统计学差异曲解为肉眼可见。

竞品贬损:用“沙某宣用后无效”暗示自身优势,实则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饥饿营销:刻意制造“秒空补单”戏码,刺激非理性消费。

这套工业化话术的背后,是美妆行业的集体困局——当流量成本吞噬30%的销售额,当GMV增速追不上营销费用增幅,某些企业选择将数据洞察异化为“精准欺骗”。

数据铁幕终结流量霸权

白云市监局的10万元罚单,抖音清退500个“假大师”商家,快手封禁千个违规达人,共同释放出强烈信号:金税四期系统已实现“资金流-票据流-货物流”三流合一,AI算法正在直播间架起“电子天眼”。



韩熙贞天猫旗舰店的“热玛吉抗衰面霜”事件,正是监管技术降维打击的典型案例。当药监局备案库与电商平台数据打通,那些“抗皱洗发水”“逆龄面霜”的魔术戏法,终将在数据铁幕下现出原形。

要聪明的增长,还是危险的狂奔?

韩熙贞的困境极具代表性:坐拥2705万粉丝、3万平米工厂,却陷入“虚假宣传-处罚-换壳再战”的恶性循环。品牌官网“唯有品质,成就品牌”的宣言,在“抗蓑面霜”(实为“抗衰”错别字)的文字游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数据本无善恶,人心自有明暗。当“改善黯沉”“淡纹”等未经备案的功效宣称依旧充斥旗舰店页面,当品牌方持续以“数据报告”为幌子编织话术陷阱,消费者终将以实际行动——用脚投票、用退货发声、用投诉举报或诉讼维权——来表达他们的不信任与不满。

清扬君点评:

韩熙贞事件留给行业最深刻的启示,不是“如何规避监管”,而是“怎样敬畏消费者”。在这个全民皆可截屏取证的时代,直播间里的每一句夸张话术,都可能成为刺向品牌心脏的利刃。

真正的数据赋能,应是撕开营销话术后依然立得住的产品力,是备案信息与宣传功效的严丝合缝,是放弃“抗蓑”文字游戏的坦诚相见。毕竟,再精巧的流量剧本,也敌不过消费者手中的数据照妖镜。

遗憾的是,韩熙贞整个销售体系并未真心改正,而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却越来越多。

未完待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