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凌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大家好,我是云凌,是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我性格内向,自卑心重,不管在哪个群,都是小透明,极其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由于种种原因,我总是开班进班,月底结营,课程没听几次,动笔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直到这次,我有幸进到梅蓓老师的班级。老师鼓励我:“你就做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于是,我开始梳理自己,探究为何会形成如今的性格,为何遇事总是退缩易弃,以及为何最终选择了写作,写作又给我带来了哪些影响。
1我选择写作的原因
十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我失去了父爱,母亲再婚后对我也疏于关爱。失去家庭温暖的我在各个亲戚家辗转生活,缺乏安全感,变得愈发自卑和内向。
婚后,我这个自卑敏感的女子与妈宝男丈夫和公婆同住,婆媳不和,夫妻争吵不断,家庭矛盾直接影响到了孩子。
当孩子情绪问题严重到自我伤害时,我才猛然惊醒。这仿佛是一部重生文的开头:童年丧父、母爱缺失、中年丈夫出轨、孩子情绪感冒……所有重生文女主的初始设定,我都一一具备。但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改变只能靠自己。
对,我的改变是选择写作。
当时的我压抑至极,却无处抒发,于是特别想把自己的经历倾诉写成故事。我之所以公开孩子的事情,是因为在帮助孩子重拾自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学会了如何降低焦虑。
2写作对我的影响
1.找回自我
在我人生的前几十年,我始终为家庭、为孩子而活。加入写作群后,我听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故事,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让我这个井底之蛙见识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老师常说:“人挣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的确,如果没有接触写作,我恐怕还要在悲伤和窒息的泥潭中挣扎。
是写作让我明白,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如清风拂山岗。
我特别喜欢梅蓓老师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时区不一样,但你可能在这个场域里一直被滋养,动力一点点起来,这种无形的能量我们也不能忽视。”
2.小目标、低预期、高评价
因为孩子的事情,我过度关注、过度关爱、过度期待,从而产生了高焦虑。当我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努力工作、锻炼身体、享受休闲时光、经营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整天围着孩子转。
我发现这同样适用于写作。
我对自己没有过高的预期目标。从最初只能写出100字,到后来逐渐增加到300字、600字、800字,我的想法是:只要能写出来就好。
阅读量不高,我也不在意。哪怕只有几个阅读量,我也心存感激:我写成这样,居然还有人看,还有人点赞。
所以,当我写到第6篇文章时,帐号突然进入流量池,阅读量飙升至六千多,我反而感到恐慌。我觉得自己写作能力有限,怕接不住这个流量。
这也证明,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努力做自己就好。
3.学会向内探索
写作是输出的过程,必然需要输入。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也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浏览公众号文章,也会认真阅读同学们的作品。我见证了许多同学从青涩走向成熟,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网感,明白了什么是公众号文章。
我还学会了使用微信指数查询热度,利用“问一问”回答问题。当遇到错别字或限制词影响阅读时,我也会从同学们身上寻找答案。甚至,我还学会了从《有书共读》中听书汲取知识: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王阳明心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诗词里的中国》、《皮囊》、《无限可能》、《解忧杂货店》、《红与黑》、《人间值得》……
你自花开花落,我自云卷云舒。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滋养着精神。直到十一月,我才有精力并真正想要做出改变。
2024年年卡群里的许多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实话,我不羡慕是假的。但我知道,所有成绩都是别人付出努力得来的。
我愿意继续跟老师学,是因为这里氛围好,老师厉害,2025年,我也想努力一年。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按照老师说的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4.学会接受不完美
在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之所以一直不动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逃避和为难自己。
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追求完美,导致迟迟不能行动。老师无论在群里还是私下与我交流时,都强调:“先行动,再完美。”
一个人还不会走路,就想成为运动员,那对自己的伤害太大了。这种心态导致我很长时间都无法开始写作。甚至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工作忙碌都能成为我的挡箭牌。
但写作这件比较难的事情,其实很多问题和困难都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我无限放大了它的难度和深度。
当我真正开始去做时,比方说第一个星期强迫自己每天日更,寻找选题并写出来。
虽然焦虑让问题看似更加严重,但写出来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一点点的阅读量都让我感受到了价值感和成就感。
就像老师说的:“想都是问题,行动才能找到答案。”
5.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以前,我可能一直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生活的环境相对单纯,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直接。但自从开始写作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是刷剧还是看故事,我会不由自主地多想一层:这个人物的设定背后有何深意?这个故事的底层逻辑是不是能与我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相结合?
当我写剧评时,我会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同时,我也会分析剧情的走向,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和原因。
在写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更加体会到了思考与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6.找到最合适的老师
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我下定决心要写作,还源于与杨不悔老师的一份约定。那时,我特别想写故事,加入了5班。杨老师对我格外关照,可以说是相当“宠”我。
当时我故事写不出来,但能写剧评,老师每天都不辞辛劳地为我寻找爆款选题,鼓励我从剧评入手,慢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
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是我写作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我特别感谢杨老师。
前面提到过,加入8班后梅蓓老师鼓励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了8000多字,深刻地剖析了自己,老师则给了我长达1000字的反馈,既指出问题又给出方法。我把老师的话打印出来,每天阅读。
我跟着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学习,相信这个月我会收获满满、改变巨大。我相信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我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已经形成多年,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我要改,就像重生文的女主一样,我要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
我的事情我做主,我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要通过写作改变自己。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你也因为一些事情需要改变,那么写起来吧!
写作真的是一场最好的疗愈。
作者介绍:
云凌,汤小小写作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