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援引美国海军研究所消息称,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已于3月28日驶离关岛,奔赴中东与"杜鲁门"号会合。这一罕见双航母部署,叠加特朗普对胡塞武装的强硬警告,令地区局势再度升温。美国中央司令部证实,此次调动是美军强化中东军事存在的关键一步,而特朗普随后的表态,更让外界嗅到了火药味。
美国中央司令部最新通报显示,"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正在全速驶向中东海域。这支由1艘航母、2艘导弹巡洋舰和4艘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战斗群,预计将在4月中旬与"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完成会师。值得关注的是,"杜鲁门"号自2024年12月进驻该地区以来,已经连续执行了三个多月的作战任务,远超航母战斗群常规的6-8个月部署周期。
“卡尔·文森”号航母资料图
五角大楼内部文件透露,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不仅延长了"杜鲁门"号的部署时间,还特别指示两艘航母要保持"相互支援的战术距离"。这种安排意味着美军可能在准备大规模军事行动,或者预防可能出现的地区冲突升级。军事专家指出,双航母战斗群同时出现在中东,可提供超过150架各型舰载机的空中支援,具备同时打击2000个地面目标的能力。
历史数据显示,美军上一次在中东同时部署两艘航母还要追溯到2020年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遇袭事件期间。与当时不同的是,此次调动发生在美军持续打击胡塞武装的背景下,且特朗普的表态更为强硬,暗示可能采取更激进的军事手段。
3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过去两周的空袭只是开始,胡塞武装必须立即停止袭击美国船只,否则他们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他特别强调,"真正的痛苦尚未到来",这句话被普遍解读为美军可能扩大打击范围的信号。
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特朗普在3月15日下达"果断军事行动"命令后,曾多次召集国家安全团队商讨进一步行动方案。据悉,五角大楼已经拟定了三套升级方案,包括:对胡塞武装领导层实施"斩首行动"、打击伊朗境内的军事设施、以及全面封锁也门海岸线。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声明中明确将矛头指向伊朗,称其为"胡塞武装的支持者"。这种直接点名的方式,打破了美国政府此前在也门问题上的模糊策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为后续可能针对伊朗的行动做舆论铺垫。
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最新战报,自2024年12月以来,美军已对胡塞武装发动了47次空袭,摧毁了83个导弹发射阵地、56个无人机仓库和12个指挥中心。然而,胡塞武装的袭扰行动并未明显减少。3月份,红海海域仍发生了9起针对商船的袭击事件,其中3起造成了严重损失。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胡塞武装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重要装备分散隐藏在民用设施中。他们使用的无人机和导弹也呈现出"低成本、高频率"的特点,给美军的防御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军指挥官承认:"我们击毁的往往只是价值几万美元的无人机,而拦截一枚导弹就要耗费百万美元。"
更令美军担忧的是,情报显示伊朗正在通过阿曼湾向胡塞武装输送新型武器。3月下旬,美军在阿拉伯海截获的一艘货船上,发现了足以组装30架自杀式无人机的零部件。这些情况都表明,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杀式无人机资料图
随着美军增兵,地区各方势力也在调整策略。伊朗革命卫队近期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了大规模军演,试射了多枚新型反舰导弹。俄罗斯则加快了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军事建设,有报道称俄军可能向胡塞武装提供电子战装备。
在经济层面,国际油价已经对局势变化作出反应。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卡尔·文森"号调动消息公布后,单日上涨了3.2%。航运保险公司开始对途经红海的商船征收更高保费,部分航运公司已考虑改道好望角。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伯格警告,当前局势"比2015年也门危机爆发时更为危险"。他指出,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80%的人口区域,任何试图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美军双航母的罕见调动与特朗普的战争警告,正在将中东推向新的危险边缘。当军事部署与政治表态形成合力,任何误判都可能点燃更大的战火。在这个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各方都在进行一场危险的博弈,而最终的代价,恐怕要由整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