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森的去世,不仅是山东商界的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损失。我们如今之所以能够吃上廉价的土豆,主要的功劳还是来自梁希森。
4月1号凌晨,山东德州知名企业家、有着“土豆大王”之称的梁希森于北京去世,不过他的追悼会安排在了老家梁锥村,由此可见其朴素本质。
3号下午三点,梁希森的出殡仪式正式开始,现场除了好友送来的花圈之外,最惹人注目的便是葬礼的形式。
从曝光的画面中不难看出,当天梁锥村聚集了大量的悼念人群,这其中除了本村村民之外,还有来自邻村的网友,无一例外,他们的脸上都流露着悲痛的神情。
在人群当中的画面,更是鲜少有人见到。虽说山东是礼仪之邦,但在丧葬习俗方面并没有山西、陕西那么豪横,但梁希森这次追悼会,采用的方式便是来自山西的“二龙杠”。
见的抬杠上方有两条巨龙,下方则站满了人,中间便是梁希森的棺木。根据这一形式的特色来推断,负责抬棺的人最少是32人,当然也有可能是64人,不过后者的可能性小一点,但根据梁希森生前的贡献来说,别说64人,就算是128人都是合适的。
据了解,“二龙杠”在出葬之前殡葬队伍要绕行全村主要街道,在村子的中心地带抬棺队伍还要边舞边唱,颠轿表演。
不过现场除了二龙开道之外,还有孝狮以及乐队,人山人海的景象足可说明梁希森生前非常受欢迎。
不同于其他的富豪,梁希森出生贫困,小的时候便要过饭,也正是因为这一经历,让其心中埋下为百姓谋福利的思想。
赚钱之后,他便积极回报家乡。从北京成名之后,他并没有将全部的心思放在房地产上面,反而是回到家乡,盖起了别墅,从他开始一直延伸到全村,现在的梁锥村仍然是乐陵的模范村落。
村里不仅有大型的中央公园,而且还有工厂,可以让全村人乃至周边的乡亲,不出门都能享受大城市的工资。
除此之外,梁希森还将精力放在了土豆的研发上,为此花掉几千万,最终培育出的希森5号、6号,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收益增长,尤其是国际地位的提升。
在这之前,马铃薯的产量一直处于低迷,西方国家也将相关技术隐藏,迫于无奈,梁希森只能带领团队攻坚,最终取得优异的成果,打破了垄断。
所以说,这样的葬礼规模对于梁希森来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