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换校长的话题在高等教育的圈子内吵的沸沸扬扬,一方面浙大是国内排名靠前的优质名校,另一方面一所高校的校长人选,对于这所高校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像浙大这种水平的院校校长的更换,必然会在教育圈子内掀起不小的风波。

这次争议的焦点,让我们看到了当下社会对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观点,原本以为一所名校的校长任命,应该以现阶段的综合实力来说话,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学术地位,都可以成为评价一名学者的主要因素。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浙江大学的新校长却因为第一学历问题备受诟病,浙大的新任校长本科、硕士毕业于延边大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按理来说本硕211、博士吉大的学历也算拿得出手了,可部分网友显然觉得,这样的“第一学历”与浙大校长的地位显然不够匹配,令人唏嘘的是,院士能否当校长,竟然还得看第一学历,这究竟是对第一学历的重视,还是个人偏见所带来的歧视呢?



浙江大学新校长公开发言了!暖心发言赢得大众支持,争论转成期待

学历与能力之间关联性的讨论从未停歇,但也正因为大家过于重视第一学历,才导致新校长刚上任就备受质疑,有人纠结于第一学历,有人在意原任职学校的排名,背后都是外界对教育评价标准的固化思维。

如今新校长马琰铭上任,第一次的正式讲话就是在春季的毕业典礼上,面对外界的非议和同学们的陌生,浙大新任校长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第一次公开发言能否赢得同学们的青睐和外界的信任至关重要。



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浙大新校长的这次发言既没有用冠冕堂皇的话语,而是以服务者的姿态表达自己对学生们的关心:“遗憾的是,同学们就要离校,不能直接为大家服务”。

试问一名浙大的校长,非但没有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反而把自己放在一个为同学们服务的角度来发表讲话,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风格的发言从初次就给人留下了亲切的印象。

而新校长接下来的一席话,更是在暖心之中体现出了高情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番发言,浙大新校长不仅赢得了大众的支持,还让外界之前对他的争论和质疑转变成了期待。



“在浙大,我是新人,你们是老生,在职场,我是老人,你们是新手。今天是我到任的第四天,这些天我在深入学习浙大的光荣传统,我曾讲一入浙大门,就是浙大人,不但要有其形,更要有其魂。”一席高情商发言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和担当。

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是做好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基础

新校长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朴实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一番暖心又高情商的发言,不仅打动了学生,也拉近了校领导与莘莘学子之间的距离。



事实证明,教育评价需要突破,过分看重第一学历的观念已不合时宜,我们应该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而非以第一学历去评价一切。马琰铭院士的优秀之处有目共睹,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成果,都体现了他作为一所名校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大学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更是充满温度的精神家园,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想承担好肩上的责任,不仅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也离不开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对师生关系的融洽处理,这些都是做好教育的基础,也期待新校长带领浙大迈上新的高度。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