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菲律宾政坛的风暴愈演愈烈。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以下简称老杜)的逮捕不仅掀起了轩然大波,更将这个国家的政治裂痕撕得鲜血淋漓。从机场被捕到被送往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这一连串动作被老杜阵营直接定性为“绑架”,而非合法逮捕。与此同时,马科斯政府对老杜家族的打压被贴上了“斩草除根”的标签,17万菲军接到命令保持中立,老杜的支持者则打响了一场生死保卫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逮捕为何变“绑架”?老杜还能翻盘吗?马科斯的算盘又是否会得逞?
事情的起点并不复杂,却充满了火药味。3月11日,老杜从香港返回马尼拉,刚下飞机就被警方扣押,随后在一片混乱中被送上飞往海牙的飞机。马科斯政府声称,这是应国际刑警组织的要求,履行国际义务。然而,老杜的律师团和支持者却一口咬定,这不是逮捕,而是赤裸裸的“绑架”。理由很简单: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已无管辖权,马科斯政府将老杜交给ICC的行为不仅违反宪法,更是对国家主权的公然出卖。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法律角度看,若程序确实违法,“绑架”的指控并非完全站不住脚。于是,“逮捕变绑架”的论调迅速在菲律宾国内外发酵,成为老杜阵营反击的核心武器。
这场风波远不止法律争议那么简单。社交媒体上,超过200个脸书账号和页面开始大规模散布所谓“虚假信息”和“深伪”内容,指责ICC及其法官失信,甚至将老杜塑造成被外国势力“绑架”的受害者。这些操作显然不是随机为之,而是老杜支持者精心策划的一部分,旨在为他的“生死保卫战”造势。老杜的首席律师考夫曼抓住这一机会,抛出重磅辩护策略:控诉马科斯政府非法将老杜“绑架”至海牙,程序完全不合法。他直言,这不是司法行为,而是政治清算,目的就是让老杜永远闭嘴。这种指控并非毫无依据,因为在马科斯与老杜家族公开翻脸的背景下,任何针对老杜的行动都难免被解读为两大政治家族你死我活的较量。
说到家族恩怨,马科斯与老杜的矛盾早已不是秘密。自2022年两人联手赢得大选后,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逐渐被马科斯架空,弹劾法案接连出台,如今老杜又被送往海牙,这一系列动作无不透露出浓烈的政治报复意味。马科斯的姐姐伊梅公开炮轰弟弟,称其将菲律宾变成了“海牙的一个省”,连家族内部都出现了裂痕。更别提国内舆论的愤怒:一个国家的前总统被外国法院带走审判,这不仅是司法问题,更是尊严问题。马科斯显然低估了这一举动的后果,他以为送走老杜就能一劳永逸,却没料到自己反而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为了稳住局面,马科斯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军队。老杜在菲律宾军中根基深厚,尤其是在南部的达沃地区,他的影响力无人能敌。马科斯深知,若军方倒戈,老杜家族的反击将势不可挡。于是,17万菲军接到了明确指令:不得轻举妄动,保持中立。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马科斯的目的很清楚:他要防止军方成为老杜“翻盘”的助力。然而,军队的沉默并不意味着马科斯稳操胜券。相反,老杜的支持者已经行动起来,从街头抗议到网络攻势,声势越来越大。他们要的不是内战,而是逼马科斯在政治上付出代价。
老杜家族的“生死保卫战”正在步步推进,而且效果显著。考夫曼日前放话,他手握“令人信服”的证据,将在9月23日ICC确认指控前,以管辖权问题为由要求终止案件。他直言,只要说服预审法官裁定ICC无权审理,老杜就能当场脱身。这一策略并非空谈,因为菲律宾退出ICC的事实摆在那里,若程序漏洞被抓住,马科斯精心设计的“斩草除根”计划可能瞬间崩盘。更让马科斯头疼的是,老杜被捕后,国内支持率不降反升。3月28日老杜生日当天,超过50万菲律宾人在全国多地游行集会,要求释放他。莎拉的支持率更是飙升至58%,而马科斯却掉了20个百分点,眼看中期选举在即,他的处境堪称岌岌可危。
回过头看,老杜被捕的过程本身就疑点重重。他明知马科斯布下天罗地网,却依然从香港返回菲律宾,平静接受逮捕,随后被送往海牙。这一切像是他故意设下的局,用自己的“牺牲”换取政治反击的筹码。如今看来,这招险棋似乎走对了。马科斯本想借ICC之手除掉老杜,却反被老杜家族的攻势打得措手不及。支持率暴跌、家族分裂、军队观望,马科斯的“斩草除根”不仅没成功,反而让自己骑虎难下。而老杜的保卫战才刚开始,每一步都在逼近翻盘的可能。
这场博弈的结局还未明朗,但有一点很清楚:老杜没那么容易倒下,马科斯也没那么轻松胜出。ICC的裁决、军队的态度、民意的走向,每一个变量都可能彻底改变局势。你想知道老杜能不能杀出重围,马科斯会不会自食恶果?那就盯着菲律宾,看这场生死较量如何收场吧。答案就在眼前,悬念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