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架桥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退役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
为深切缅怀革命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架桥镇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长征”退役军人服务中队共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退役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
4月2日上午,退役老兵徐军良身着军装,结合自己参军经历,用真挚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发生的战斗故事和无数英烈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为架桥镇中心小学全校300余名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移动思政课”。谈起当年的军旅生涯和难忘岁月,徐军良激情满怀,他勉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发扬艰苦奋斗拼搏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在老兵激动人心的讲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和波澜壮阔的奋斗年代,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感恩幸福生活的种子已悄然播种在学生们的心中。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喊道:“我要像老兵爷爷一样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报效祖国!”(供稿:架桥镇 吴文斌)
【网络中国节·清明】进贤县民政局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清明将至,祭祀祖先、缅怀逝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祭扫氛围,4月3日,进贤县民政局联合进贤县司法局在县高岭息园开展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前往高岭息园祭扫的市民发放《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移风易俗宣传单等宣传材料,面对面地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相关政策知识,引导市民摒除陈规陋习,以网络祭扫、敬献鲜花、家庭追思会等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亲人,寄托哀思,号召大家在平时对老人多陪伴、多关心,尽孝道,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
同时,为做好高岭息园的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从4月1日至4月6日,进贤县民政、交警、城管、卫健等职能部门每天安排了20多名工作人员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岗,对前来县高岭息园公墓的祭祀人员开展交通疏导、文明劝导,引导市民破除迷信祭祀陋习、不随处燃放鞭炮、焚烧纸钱、香烛等迷信祭品等,并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违规占道殡葬行为。
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单共400余份。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殡葬观念,提高安全意识,营造了安全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氛围。下一步,进贤县民政局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殡葬惠民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推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供稿:县民政局 李云飞)
【网络中国节·清明】张公镇举办清明诵读活动赓续红色基因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月3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党建办、团委,举办“诵读红色家书·赓续红色血脉”清明主题诵读活动。全体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及青年团员代表共8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观、学、诵、誓”四个环节,在字里行间触摸信仰的温度,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
上午九点,《英雄赞歌》的激昂旋律在会场响起。这首诞生于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典歌曲,以“烽烟滚滚唱英雄”的磅礴气势,点燃了现场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参与者进场领取一本《红色家书》,该书内含近百封革命烈士手写信件及历史背景解读,为后续活动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在《那些人儿——志愿军家书故事》微视频中拉开帷幕。该片是中国文明网推出的《英雄儿女——志愿军家书》系列音频故事,通过真实的家书文本与烈士生平,展现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理想。3分钟的光影流转,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触摸到英雄们滚烫的信仰。
观影后,镇党委副书记吴结文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缅怀英烈的重要论述精神,强调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县朗诵艺术家协会带来的双人朗诵《不朽》,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致敬革命先烈,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
在核心环节,13名机关代表依次诵读《儿去也,莫牵连》《左权家书》等经典书信。一封封泛黄的信笺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一句句滚烫的话语传递着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赤子之心。“我现估计他们是不会放过我的,但是你千万不要悲伤,以后会有像我这样的好人照顾你的……”当李莹婷诵读蒋径开烈士写给妻子的绝笔信时,眼眶泛红声音哽咽,会场骤然安静,现场观众无不动容。诵读结束,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观看共青团中央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版《如愿》。青年视角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卷徐徐展现,与家书中的血色誓言交相辉映。镇长赵阳带领全体机关党员高举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庄严的宣誓声中,党员们再次接受精神洗礼。最后,全场静默一分钟,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诵读体验,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下一步,张公镇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英烈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供稿:张公镇 熊婷)
【网络中国节·清明】下埠集镇开展清明文明祭扫志愿活动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为营造文明、绿色、安全的祭扫环境,下埠集镇精心组织开展“文明祭扫树新风 平安清明共守护”活动,将文明理念融入节日氛围,引导辖区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有序、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为将文明祭扫的理念广泛传播,下埠集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镇政府联合各村(社区)、派出所、志愿者团队,构建起全方位的宣传网络。活动期间,镇政府通过官方公众号、微信群发布《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倡议书》,不仅普及文明祭扫知识,还详细列举文明祭扫的具体做法:如通过诵读祭文、摆放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等方式寄托哀思;倡导群众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环保的新形式。
同时志愿者们深入街头巷尾、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为群众讲解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并引导群众在祭扫时,遵循当地的规定,不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用火。通过这些引导,帮助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在宣传文明祭扫理念的基础上,下埠集镇时刻将安全保障工作放在首位。镇派出所、应急管理部门加大对祭扫场所的巡查力度,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用火用电是否规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镇政府组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此外,在祭扫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在重要路段进行交通疏导,保障道路畅通,避免发生拥堵和事故。并在祭扫场所周边设置引导员,提醒祭扫群众文明停车,有序排队,爱护周边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
此次“文明祭扫树新风 平安清明共守护”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在下埠集镇营造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宜居新进贤贡献下埠集力量。(供稿:下埠集镇 魏淑敏)
【网络中国节·清明】钟陵镇开展“移风易俗迎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活动
“清明期间天干物燥,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大家要文明祭祀、鲜花祭祀,不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切莫引发火灾。”“好哦,好哦。最近几年都是买的鲜花祭祀。”
为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引导居民树立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理念,4月1日,钟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综治办、民政社工在农贸市场开展“移风易俗迎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活动的平安清明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向居民发放倡议书宣传单,普及文明祭扫理念,讲解传统祭祀方式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引导居民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倡导大家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同时,志愿者还结合典型案例,强调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提醒居民严格遵守防火规定,不在山林、墓地使用明火,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居民们纷纷驻足领取宣传册,认真阅读并聆听讲解。不少居民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火知识,今后祭祀时一定会更加注意安全。
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此次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文明祭祀与防火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正确文明祭祀新风尚的观念,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为清明节的安全有序保驾护航。(供稿:钟陵镇 罗喻)
【网络中国节·清明】白圩乡开展“清明承古意 青团续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4月2日,白圩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乡文化站、乡团委、乡社工站在上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清明承古意 青团续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提前备好糯米粉、艾草汁、馅料等食材,便熟练地揉面、包馅、搓团。很快,圆润饱满的青团摆满桌面。制作过程中,老人们分享着往昔清明的趣事,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志愿者们不仅带着大家做青团,还通过聆听老人们分享的清明习俗,把握习俗传承的脉络。在互动交流中,志愿者进一步引导老人们移风易俗,积极摒弃陈旧习俗。同时,还为老人们讲解清明期间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分享实用的防火安全知识。待青团蒸熟,志愿者将热气腾腾的青团送到老人手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还增进了他们与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传承清明文化的同时,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供稿:白圩乡 徐佳伊)
进贤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jx5622461@163.com
来源:进贤县融媒体中心综合
编辑:杨敏
初审:杨春华
复审:万朝晖
终审:周勇
请下方点一个“在看”
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