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企业对药价调整不积极或者“耍花招”怎么办?近日,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对此下得一剂“猛药”引发行业震动。

按照安徽省发布《关于部分价格虚高挂网药品处置结果的通知(四)》,依据国家医保局 “三同已有问题线索”,以全国 75% 分数位价数据为参考,剔除前三批已确认整改价、整改到位的药品后,针对余下的 827 种药品展开相应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处置结果中,159 个品种被标注为禁用,其中不乏众多临床常用品种,包括血塞通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阿加曲班注射液等,以及维生素 B1 片、板蓝根颗粒、缬沙坦片等家庭常备药,涉及辰欣药业、康普药业、吉林敖东药业、陕西博森生物制药等企业。

这意味着,上述药品将进入安徽省内医疗机构的采购“黑名单”。《华夏时报》记者就药价调整问题采访上述相关药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今年3月以来,福建、湖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等地纷纷积极开展药品挂网价格治理工作,当下,药品价格治理正处于攻坚与深化阶段,行业高度关注未来的治理举措和政策导向,可以预见其将对国内医药市场格局、企业发展等带来深远影响。

药价治理下“猛药”

安徽此次对于价格虚高挂网药品处置设定了明确的价格参照标准,以同品规药品全国挂网价从高到低排序的 75% 分数位价格为准,对于安徽省挂网价高于这一指标 1.8 倍(含)至 3 倍的药品,实行黄标价格管理;若高于指标 3 倍至 5 倍,则进行红标价格管理;而高于 5 倍及以上的药品,直接予以禁用。

早在安徽省发布处置通知之前,已有部分医药企业敏锐察觉到形势,主动调整挂网价格,以换取在安徽的 “降级” 处理。不过,从安徽公布的处置名单来看,其中的医药企业均未解除标记警告。照此,一旦药品被标注红黄标,医生在用药环节会收到弹窗提示,诸如 “存在价格风险,请谨慎采购” 等字样,将会给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推广与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


(部分被标注或禁用的品种 来源: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公告)

以血塞通注射液为例,该药品适用于活血化瘀、通络活络,适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2022年19 省份中成药集采文件显示,血塞通采购需求量达 9239 万支,替代空间超 6 亿元。

《通知》显示,朗致集团万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10ml 每支装血塞通注射液,原价高达 398 元,调整后价格为每支 99.5 元。即便降价幅度不小,但是对比其他企业产品仍显虚高,所以被安徽省标注为禁用。

根据《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拟中选结果》,沈阳神龙药业生产的 5ml:0.25g 血塞通注射液,每支仅 2.88 元。万荣药业血塞通注射液虽然规格不同,但按照参比价规则推算,两者价格差也近十倍。

2022 年 1 月,在湖北省牵头19 省份中成药集采中,湖北天圣药业的血塞通注射液为 B 类中选产品,其 2ml:0.2g 规格的中选价为 14.56 元 / 支,日均费用 21.84 元,较同类竞品低 37%。此次在安徽省的处置中,湖北天圣药业血塞通注射液(2ml:0.1g)调整后的价格为每支5.27元,但是仍高于指标价格而被标注为黄标。对于血塞通注射液价格调整及黄标影响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湖北天圣药业母公司天圣制药,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家庭常用的维生素 B1 片价格虽然不太引人关注,但在价格治理面前没有大药小药之分,《通知》显示,由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维生素 B1 片,其每片价格从 9.9 元调整至 0.99 元,降幅达 10 倍。

不过,在广东联盟集采中有维生素 B1 片中标,中标价为 5.148 元(规格为 10mg30 片 / 板,2 板 / 盒),每片维生素 B1 片已降至不足 1 毛钱,照此,此次维生素 B1 片在安徽省的价格仍未到位,仍有价格调整的空间。

前述被禁用药品涉及企业如果能够调整价格,安徽省也为其提供了重新进入市场的途径。上述《通知》规定,后续若相关药品有降价行为,且符合豁免上述处置标准的条件,企业可递交申请,要求撤销前期处置。

探索长效发展机制

当前国内的医药价格治理呈现出全面深化、多管齐下的态势,除了安徽省外,湖南、内蒙古、河北、上海等省市也不断放出“大招”。

作为医药大省,湖南启动药价监测重磅开局。3月18日,湖南省医保局印发通知称,将建立医药价格信息检查与处置机制,重点监测药品、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以及市场恶性竞争导致的恶意低价信息。根据部署,湖南省各级医保部门原则上每季度公布1次医药价格信息,包括:医药采购平台挂网的药品、医用耗材挂网价格信息;采购金额大、金额排名上升快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零售药店、主要网络售药平台重点药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药价监测覆盖院内外所有渠道,按要求,湖南以市、州为单位,每地挑选不少于5家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不少于10家一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0家零售药店纳入监测。若遇到重大医药价格社会舆情时,医保部门可随时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此前在3月10日,湖南省医保局对部分挂网药品价格的成本进行公示,更是开全国之先河。这次湖南将矛头对准了“药价虚高”“恶意低价中标”等多年困扰的行业顽疾,引发业内震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项举措一旦试点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会掀起全国范围内的挂网药品价格的治理风暴。

而在3 月 19 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的一个举措,直接整治了一款年销过亿元滴眼液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发布的通知显示,据药品价格治理相关文件要求,自次日起,暂停部分企业珍珠明目滴眼液的采购资格。

珍珠明目滴眼液作为一款用于抗视疲劳的眼科中药产品,市场表现十分突出。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 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眼用制剂品类中,珍珠明目滴眼液销售额拔得头筹,高达 1.89 亿元,甚至超越了市场知名度更高的 “珍视明滴眼液”。

在国内,拥有珍珠明目滴眼液生产批文的企业数量有限,仅 8 家,而该次被上海暂停采购资格的企业就有5家,包括苏州乐珠制药、湖北潜江制药、苏州太湖美药业、杭州天目山药业和武汉五景药业。其中,苏州乐珠制药(曾用名:苏州天龙制药)市场份额高达 48.85%,占据珍珠明目滴眼液市场首位。不过,上海对其处置起来依旧不留情,这也警示医药企业越是龙头越应遵守规则,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对于药品价格治理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医健管理咨询合伙人曹宁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这场全国性的药品价格治理行动中,各地不仅注重对现有药品价格的整治,还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通过以量换价,挤压药品价格水分,降低药品采购成本。随着数据收集的不断完善,以及各地实践经验的积累,未来可能会有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价格治理政出台。他同时提醒,医药行业是一个受到政策法规高度影响的行业,药企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医药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并积极响应和严格执行。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