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4日讯(记者 闫春旭)“65年了,我终于回家了!”4月4日上午,68岁的赵留学在无锡宜兴老宅前紧紧抱住白发苍苍的哥哥和姐姐,泪水浸透了彼此的肩头。1960年因家庭生活困难被送走的他,在浙江公安机关和江苏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跨越半个多世纪寻根成功。当百年祖屋映入眼帘时,他颤抖着抚摸斑驳的土墙。原来家人为等他归来,特意保留了这个本该拆除的出生地。
赵留学团聚现场
8时50分,赵留学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伴下来到了无锡宜兴高塍镇梅家渎村。他还没有到家门口,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流。看到哥哥姐姐后,赵留学快步向前拥抱。他哭着喊出了“大哥、二哥”,感动了现场众多人。据他的大哥沈顺良介绍,他们一共兄弟姐妹六人,赵留学是最小的弟弟,原名沈小良,1960年左右因家庭生活困难被母亲送到上海的路口。
赵留学在百年老房子里抱起大哥
沈顺良回忆称,自己当年早已成人,经常抱弟弟玩耍,所以对弟弟的印象特别深。他告诉记者:“父母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我心里记得这个弟弟,非常欢迎他回来。”二哥沈富良今年76岁,得知弟弟回家后,准备了乌米饭、糕点等很多宜兴特产。他激动地说:“分散60多年了,他能回家真的是奇迹,我们终于团聚了。”
9时15分,赵留学在两位哥哥的陪伴下往家中的老房子走去。记者看到,他紧紧握住哥哥的手,始终不愿松开。他告诉记者:“握着大哥二哥的手,我感到很幸福,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害怕大哥二哥再撒手,我得握紧点。”
赵留学紧紧握住大哥(右)和二哥(左)的手
9时25分,赵留学看到了当年出生时的老房子。沈富良称,这个老房子已有百年,弟弟当年出生在这儿。本来应该拆了建新房子,但为了等弟弟回来,家里人就没有拆掉这个房子。他说:“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我和大哥都在这里抱过他。”望着百年老房,赵留学热泪盈眶。他情不自禁地抱起了大哥和二哥,激动地说:“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我回来了。”
赵留学和二哥相拥而泣
68岁的赵留学从未来过江苏,却从30多岁起就踏上了漫漫寻亲路。尽管早年多次采血比对,但始终石沉大海。他七八岁时得知是被抱养的孩子,也曾从养父母口中了解一些情况,但苦于毫无线索,寻亲之路屡屡受挫。
2024年,事情迎来转机。在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团圆”工作室的技术分析下,确定了他的家系在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沈姓家族。经过宜兴市大爱无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的走访和采血比对。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经查询DNA系统,对赵留学、沈顺良的数据进行分析,倾向于认为赵留学、沈顺良符合全同胞关系。结合背景调查,最终确认,赵留学系沈顺良的兄弟。
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土后,赵留学感到非常幸福,“之前一连很多天都没睡着觉,现在终于圆梦了。”兄弟几人相视而笑,65年的离别,在这一刻终于画上了团圆的句号。而那座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屋,依然静静矗立,见证着这个家族血脉的重新相连,也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编辑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