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4月3日,子洲第十届清明文化活动暨全国面花邀请赛在裴家湾镇园则坪村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面花制作队伍、近百名选手齐聚一堂,以指尖上的艺术传承清明文化,让传统面花展现时代新韵。
活动现场,数十张展台次第排开,一件件形态各异的面花作品在观众们期待的目光中逐一登场。参赛作品以“清明文化”为主题,选手们以面粉为媒介,用巧手作刻刀,将健康长寿、平安喜乐、多子多福等美好愿景寄寓到朵朵面花之中,吸引观众们争相拍照。
来自何家集参赛队选手何剑飞的作品《忠孝介子推》重现了介子推“携母归隐”的经典故事,翻飞的衣袂、有力的步伐、坚毅的表情,将“忠臣辞禄”的决绝与“孝子奉亲”的温情巧妙交织,赋予静态面花以强烈的叙事张力,最终成功摘得了本次大赛一等奖。
作为当地流传千年的非遗技艺,面花既是清明祭祀的民俗载体,更承载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内涵。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先后登台,向观众们讲解了清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对面花技艺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
“面花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巧的技艺,更在于它承载的文化记忆,只有让传统习俗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使其焕发持久生命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建中说。
活动现场还安排了面花产业推荐和签约环节,4家电商企业与本地面花作坊签订了销售合同。
从祭祀用品到文化符号,从农家灶台到线上优品,子洲面花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实现蜕变。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裴家湾镇现有78家面花生产作坊,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已逐步成为一项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记者 姬洲僕 张泰毓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