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台湾地区科技产业的骄傲,更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如今的台积电却深陷困境,而这背后与美国的步步紧逼以及民进党当局的妥协退让脱不了干系。
特朗普(资料图)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美方对台积电的施压不断升级。特朗普多次抱怨台湾“偷走”美国芯片产业,甚至曾扬言对台湾制造的芯片加征100%的关税。早在其第一个任期,就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在美方的压力之下,民进党当局一次次妥协。台积电赴美投资金额从最初的120亿美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1650亿美元,仅近期宣布的追加投资就高达1000亿美元 。
从商业角度来看,台湾地区与美方在法律制度、供应链、文化及员工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得台积电在美国工厂的运营成本比岛内高出30%不止。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就曾表示,台积电产业和技术转移将损失几百亿美元。但在美国的政治胁迫下,台积电的投资行为早已脱离正常商业轨道,沦为满足美国政治和战略需求的工具。
台积电的“去台化”进程正在加速,这引发了岛内各界深深的恐慌。2月,台积电成立37年来首次在美国召开董事会,并且董事会中美英籍董事数量超过了中国台湾的董事,美方话语权显著增强。先进制程技术的转移也在加速进行,民进党当局原本信誓旦旦地声称“将最先进制程留在台湾”,如今这一承诺早已化为泡影。从最初计划的1座5纳米厂,到如今计划中的2至3座4纳米、3纳米甚至2纳米厂,大量先进产能流向美国。随着先进制程技术、关键生产环节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外流,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根基正被逐渐掏空,民众担忧未来台湾将失去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近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媒专访时,先是称赞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是“商界最受敬重的人之一”,但话锋一转,称若台积电不带2000亿美元投资赴美,就必须支付高额的关税,而后还宣称后续就可以忘掉台湾地区的晶片了,因为台积电赴美投资后,美国就不需要再依赖台湾了。特朗普的这番话表明,他对目前台积电赴美投资1650亿美元仍不满意,并且毫不掩饰地通过关税大棒逼迫台积电继续在投资上加码,将“美国优先”的傲慢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一心幻想“倚美谋独”的民进党当局,面对美国的种种行为却不敢说半个不字。这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岛内各界对“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疑虑和担忧,反对的声浪也日益高涨。据台湾《联合报》2月底公布的民调显示,近九成(88.4%)的台湾民众不同意特朗普关于“台湾抢走芯片生意”的说法;针对特朗普强烈要求台积电将2纳米先进制程技术转移到美国,超八成(84.8%)的台湾民众表示反对。可赖清德当局不仅狡辩称“事前并不知情”,还否认是美国施压的结果,宣称“要正向看待,对产业是有利的,忧虑是多余的”。
特朗普(资料图)
对此,我国台办发言人已公开表态,称所谓“对产业有利”,显然是对美国产业有利。民进党当局为了“倚美谋独”,“卖台”毫无底线,令人瞠目。美方步步紧逼,意图掏空台积电、榨干台湾,而民进党当局却任人予取予求,全然没有把台湾同胞的福祉和产业界的利益放在心上。台湾民众担忧台积电变“美积电”,绝非“杞人忧天”;台湾从“棋子”沦为“弃子”,也绝对是注定的下场。
事实上,赖清德当局这种“割肉喂虎”似的妥协退让,非但没有换来美方的理解和同情,反而是让美方步步紧逼。要知道,台积电被逐步掏空的过程,也是美方逐步“弃台”的进程。一旦台积电被彻底掏空,台湾就会沦为“棋子”,甚至是“炮灰”。美方曾公开表示,一旦不得不面对两岸统一的终局,应采取“焦土战略”,“必要时炸毁台积电”,这种战略算计简直丧心病狂、阴险毒辣。
台积电(资料图)
综合来看,民进党当局一味“倚美谋独”,下场只会是任人宰割,从棋子沦为“弃子”或“炮灰”。若不能改变现状,岛内能搬走的资源都将被美国人洗劫一空,至于那些搬不走的产业和资源,美方必然会通过策动“台独”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将其全部炸毁,到那时台湾岛将变成一片废墟。所以,当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严厉打击“台独”分裂,终结美台勾连,尽快完成两岸的完全统一,这已势在必行。只有实现统一,才能真正保障台湾地区的产业安全和民众的幸福生活,让台湾不再成为美国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