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市城市管理局 姚 志
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震撼了世界,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今天,再次围绕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既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需要。如何在行动中贯彻八项规定,就要在“六定”上求深化,促转化。
细研条文 熟悉规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深思“为何学”、勤思“学什么”、常思“如何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要以规定为参照,明确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在学、查、改上下功夫,在知、守、行上求实效,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反面案例受警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日常习惯,让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闪耀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积极参与 态度坚定。
思想上的松动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偏差。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学精神浮在表面,查问题碍于情面,促整改停在纸面,抓效果不够全面。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学的主动、查的勇气、改的魄力,不敢动真碰硬,不愿刮骨疗毒,不善真查真改,一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反弹回潮。从历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来看,个别干部把学习教育视为“填表打卡”,把整改落实当作“交差作业”,根本在于对作风建设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需要我们摒弃“应付心理”,要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找问题、找真问题,触及要害、触及痛点。在深学细悟中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以好作风展现新作为,以好形象赢得好口碑。
认真查摆 问题锁定。
查摆问题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否定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问题导向,从自身着手,从小事改起,全面排查自身存在的问题。用好自我检视的“镜子”,以从谏如流、闻过则喜的态度对照检查,原则问题不回避,枝节问题不纠缠,在“红脸出汗”中找准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通过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重点查找在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对查找出的问题,建立清单、限时整改、及时销号,既抓“当下改”更重“长久立”,既治“已发病”更防“未起时”,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清除积弊 自我修定。
改作风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文风会风话风是直接的体现。在文风上:改掉晦涩难懂的语言,改掉言之无物的内容,改掉动辄穿靴戴帽的风格,改掉长篇累牍的形式,改掉居高临下的说教。文章不写半句空,文件不注一点水,语言朴实平实,内容开门见山,干部群众才能读得懂,看得明白。在话风上:改掉推诿扯皮,改掉官腔官调,改掉溜须拍马,改掉车轱辘话。多说大白话,敢讲真心话,坚决摒弃“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在会风上:改掉“马拉松式”会议,改掉开会“轮流念稿”,改掉层层陪会,改掉为开会而开会,改掉重形式无内容的会。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让“短实新”的文风、“干实事”的会风、“接地气”的话风蔚然成风。
遵规守纪 内心安定。
纪律既是带电的“高压线”,更是成长的“安全带”,唯有以制度之力固本培元,用治理之效涵养生态,才能让清风正气充盈天地。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从“管住嘴”到“管住心”,从“不敢腐”到“不想腐”,以自身的清正,保内心的安定。多看警示教育片、常翻警示案例书,从“案中事”悟出“身边险”,在“他人病”中查找“自己痛”。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逐条扫描,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决策。始终把党章党规作为言行的准则规范,在公务活动中划清是非界限,于人情往来中守牢公私边界,做到自警自醒自励、慎独慎初慎微,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把“不逾矩”的底线思维升华为“创实绩”的上限追求,让纪律约束与干事创业同频共振,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习惯选择、价值规范、文化自觉。
教育成效 群众评定。
作风建设的优劣,最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绩上。人民群众看学习教育是否取得实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少搞冠冕堂皇的大概念,多想百姓关切的具体事,在重实干中彰显责任和担当,在求实效中检验党性与品行。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心思用到为民服务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民情恳谈会、政务公开等渠道倾听民意,接受群众监督评价,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人民群众口碑检验整改成效。让学习教育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让社会认可、群众点赞。
责编:陈 强
审核:周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