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对稀土资源的渴求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为了确保其科技和军事领域不断弹药充沛,美国甚至不惜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全球剧目,从尝试吞并格陵兰岛到想要用巨额援助换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一系列动作无不彰显出它在这一领域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这些看似强势的外交策略背后,却潜藏着一个深刻而棘手的问题,美国对稀土的依赖不仅限于资源,还包括整个产业链的缺失。而这,也恰好是中国对美实行稀土禁令的背景下,让美国头疼不已的部分。美国的盟友们虽也坐拥稀土资源,但却同样面临着冶炼技术和产业链匮乏的困境,这使得他们即便拥有丰富的矿藏,也无法轻易脱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突然向美国伸出了橄榄枝,据财联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特使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和美国已开始就在俄罗斯联合开展稀土等项目进行谈判,一些公司已经表达了兴趣。此举表面上看是给美国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但其中的深意与潜在影响却远比简单的合作复杂得多。


俄罗斯,作为全球稀土储量前五的大国,其境内稀土资源丰富且多样。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地区,与乌克兰相比,俄罗斯的稀土开发在地理和经济上都有一定优势。没有居民迁移和土地补偿问题,开发成本低廉,加之普京政府如果全权授予美国公司开采权,似乎让这种合作顺风顺水。

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无论是在荒蛮的俄罗斯大地上建立基础设施,还是提升稀土开采与冶炼技术,都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更何况政治上的微妙波动随时可能使这种“双边合作”变成一场外交游戏中的筹码。普京可能心里盘算着多个如意算盘,或者是吸引美国投资,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或者是借机改善与美国的外交关系。然而,这种策略也不乏风险,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俄罗斯的地理和技术条件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项目。


有些声音认为,俄罗斯与美国的合作对中国似乎构成威胁,担心俄罗斯成为中间商,从中国购入稀土再转卖给美国的顾虑,但中国方面早已提前布局,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严格管控,包括最终用户和用途审查。在之前,沈阳海关截获了一批准备经外蒙古转往美国的稀土相关设备,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监管并非等闲,早已占据了主动权。

因此,面对如此多变的国际棋局,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强自身在高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巩固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的地位。同时,确保对稀土禁令的严格执行,可能还需扩大范围,并警惕任何试图绕过禁令的行为,无论来自何方。


稀土争夺战绝不是单纯的资源抢夺,更是科技、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无论是美国的焦躁、俄罗斯的灵活,还是中国的不动如山,都在昭示着这个领域的竞争将愈加激烈。美国若想继续在全球产业链中保持优势,仅靠进口资源并不足够,其亟需发展自身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