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分批次回到了祖国。作为凯旋之师,志愿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毛主席为了表彰志愿军将士,专门让一批解放军将领来到了中南海。当工作人员介绍到梁兴初时,毛主席高兴地说道:“久仰大名,万岁军的军长,梁兴初。”
一向勇猛的梁兴初见到了教员,不知怎的,竟然拘谨了起来,傻傻地回答道:“主席,我不敢贪功,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我沾着他们的光了。”
梁兴初,生于1913年8月。小的时候,“梁兴初”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梁兴祚。生长在崇山峻岭的江西省吉安县,梁兴初是个地地道道的苏区人。由于少年贫困,梁兴初便趁着空军扩红之际,于1930年4月参加了红军。
仅仅6个月的时间,梁兴初就通过了组织上的考验,成为了党员。一来是他本人就属于农民阶级,天然亲近组织,二来受国民党步步紧逼,组织不得不扩大党员群体。
长征开始时,梁兴初为红一军团2师4团第一营营长,归于林彪麾下。1935年8月底,当红军右路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经过6天6夜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9月17日,红军又来到了腊子口,暂时休整。
这天,侦察连正在开午饭,红军团部通信员急匆匆赶来,说要梁兴初去团部接受任务。没想到的是,一来到团部,梁兴初有些惊愕,团部不仅仅有团长、还有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甚至毛主席都来了。
几人向梁兴初交代了一项任务,充当先锋,占领哈达铺。梁兴初人很聪明,几位首长都来了,可见任务的艰巨。在交战过程中,梁兴初指挥有方,顺利占据了哈达铺,并缴获了一份报纸。
毛主席几人从报纸中得知刘志丹在陕北闹翻了天,便定下了去陕北的战略决定。主席还痛快地说道:“这个梁兴初立下大功啦,搞到了两个军和一块根据地,功劳不小。”可以说,在长征中,梁兴初就对红军的生死存亡有过大贡献。
然而,梁兴初的革命旅程也不是一帆风顺。1939年9月,为了补充山东游击队伍的实力,梁兴初来到了山东。糟糕的是,日军纠集了两万多兵力疯狂围剿抗日根据地。10月下旬,罗荣桓率部准备向鲁南转移之际,接到了冀鲁豫支队发来的一封电报,说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地区党委搞“肃杀”。
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的梁兴初也被抓了起来,称他革命意志不坚定。
罗荣桓一听,暗想到:“怎么能这样,大敌当前,我们还在搞内斗。”于是,他亲自前往湖西地区,解救了梁兴初,让梁兴初逃过一劫。对此,梁兴初非常感激,晚年常说:“罗政委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的恩情。”
晚年的时候,梁兴初已经不过问军中事务,安心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不是光嘴上说说,实际情况是军区邀请他担任顾问,梁兴初都委婉拒绝了,还说:“你们饶了我吧,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也该享享清福了。再说了,我这一把老骨头,恐怕是不适应军队了,去了也是给你们帮倒忙。”
八十年代初,梁兴初的身体很不好。住院期间,梁兴初想着再干一件大事——写回忆录。可惜的是,这件事只干了一半,未能成功。1985年,梁兴初因病离世,昔日的梁大牙离开了奋斗一生的黄土地。
得知这一消息,梁兴初的许多老部下都不敢相信,他们还说:“老军长身体很好,怎么突然就离世了,要进行尸检,查个清楚。”最终,还是梁兴初的妻子任桂兰出面调停,才安抚了军队的老部下,这件事才平息下去。
参考资料:
《梁兴初:从“虎将”到“万岁军”军长》铁军·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