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孩子那天,是腊月二十九,冷得很,产房外面我老公穿着羽绒服直跺脚。我躺在病床上,肚子一阵阵抽着疼,满头是汗,还不忘叮嘱他:“你等下记得提醒妈,看看她准备了什么,我生了孩子,她要是不来看,邻里亲戚说出去也不好听。”
我嘴里的“妈”,是我婆婆。平时我也会这么叫,可叫归叫,心里总觉得那不是个“妈”的样子。
她是那种嘴甜但心精的女人,平时见人笑眯眯,说话贼热情,跟谁都能聊两句,可一到真金白银的事上,那就是一毛不拔。
她和我公公都是老国企退休,一个月一个六千五,加起来一万三,日子过得滋润得很。小区里谁家儿媳妇生孩子,她都能在楼下跟人讲上半天:“我跟你说哦,现在带孩子贵得很,吃得好穿得好,都是钱堆出来的。我们家那个,到时候生孩子,我肯定全力支持。”
结果轮到我,她就当没听见。
我从产房出来,孩子一出来那刻我哭了,一是疼,二是真觉得自己苦尽甘来了。
老公笑得跟个傻子似的,一直在旁边说:“辛苦你了,老婆。”
我还在等,等婆婆推门进来,搂着我说句“你受苦了”。
结果等了两个小时,她才姗姗来迟,手里拎着两盒鸡精、一袋红糖,嘴上说着:“哎呀,听说你生了,路上好堵哦。”
我强撑着笑了一下,没说话。
她走到我床边,看了看孩子,说:“长得挺白净的,像我家那边的人。”
然后从包里摸出个红包,递给我:“拿着吧,小意思,压压惊。”
我接过来,一看,200块。
那一刻,我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我不是图她钱,真的。我也知道她平时爱省,一双鞋能穿五年,一瓶护手霜用到瓶身掉字。可她也不是没钱,她跟我公公每月收入1万3,自己没房贷没车贷,退休这些年一直在跳广场舞、旅游、吃饭、搓麻将,花得那叫一个潇洒。
我生孩子这个大事,她就给我200块红包,连一句“我来带孩子”都没提。
反倒是我妈,专门从老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赶过来,带了两个大箱子的鸡蛋、花生、老母鸡、红枣,一进门就开始忙活月子餐,手都没停过。
我妈悄悄问我:“你婆婆呢?”
我说:“来了,待了二十分钟,走了。”
我妈脸色也不好看,没多说什么,只是更用力地给我裹了裹被角,说:“别想太多,先把身体养好。”
孩子满月那天,我跟老公提了这事,我说:“你妈退休金一万三,给我200,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老公挠挠头:“她就那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钱看得死紧。她说她年轻时候生我,连红包都没见过。”
我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处来:“那她也得看看现在什么年代了吧?再说了,她平时不是最爱在邻居面前炫耀‘我们家儿媳妇长得乖、懂事、工作也好’?怎么真到该出力出钱的时候,一点都不见人了?”
“我也没指望她来带孩子,但你说她来医院,给我点鼓励也行啊,她那点表情,就像我生的是个跟她没关系的小猫小狗。”
老公被我说得脸也沉了:“你就不能多包容点?她再怎么说也是我妈。”
我冷笑:“那我妈呢?她大老远赶来照顾我一个月,连白眼都没翻过一回。她不是你妈,但她是我妈。你怎么就没想过心疼她?”
我跟他吵了一架,吵得天翻地覆,他一气之下跑去婆婆家,一晚上没回来。
第二天,我婆婆打电话过来,一上来就说:“你也别太敏感了,孩子嘛,生出来大家都高兴,但你们小两口要独立,别啥事都往我们老年人身上压。”
“我不给你钱,不代表我不关心你。我这不是怕你们太依赖我们嘛。”
“再说了,我们那会儿生孩子,哪有现在这些讲究,不也都熬过来了?”
我听着听着,眼泪就下来了。不是委屈那200块钱,而是她那一副理所当然、不把我当家人的态度。
我妈在旁边听到了,把电话接过来:“你们有钱,愿意花在谁身上我们不管,但我们家闺女受苦生孩子,不求你们大富大贵,起码的一点关心总该有吧?”
婆婆那边沉默了半天,说:“你们想多了。”
我妈挂了电话,叹了口气:“我也不指望她们家以后能真把你当自己人,还是靠你自己,咱不求她们,就当没这个婆婆。”
月子做完那天,我坐在阳台晒太阳,看着孩子睡得香甜,心里五味杂陈。
这孩子,终归是我生的,我养的。
婆婆呢,就像一个永远站在边上的看客,她可以说得好听,但永远不会真心付出。她有钱,但不给我花;她有空,但从不来搭把手。她只是她儿子的妈,不是我这个儿媳的“亲人”。
那200块红包,买不来一点温情,反倒像一巴掌,把我拍醒了。
以后日子,我不指望她什么了。
我有我妈,有我孩子,还有我自己。
靠谁不如靠自己,娘家才是我真正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