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洒在百岁老人孙奶奶的床前,她紧紧握住床边扶手,在主管护士和家属的鼓励下缓缓站起,迈出了术后第一步。这一刻,距离她在自家小院不慎跌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仅过去9天——这位曾被认为“再也站不起来”的世纪老人,在昆医大附一院创伤中心及干疗外科团队的努力下,改写了命运的剧本。
一个月前,孙奶奶的家属带着近乎绝望的心情来到了干疗外科的门诊室。老人摔倒后因超高龄、重度骨质疏松、心肺功能衰退,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建议保守治疗。然而长期卧床引发的肺部感染征兆,让这个百岁生命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我们愿意承担风险,只求给老人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家属的恳切请求,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治。
面对这道“超纲题”,干疗外科迅速组建起一支跨学科战队。联合创伤中心、麻醉科、心脏内科、临床营养科制定治疗方案,将患者的身体调整到手术最佳状态。手术当天,无影灯下,主刀医生采用微创切口,为患者置换了人工髋关节。麻醉苏醒后6小时,护理团队便托着老人的脚踝开始进行踝泵运动;术后24小时,护士及家属扶着老人颤抖的双腿完成首次床边站立;术后72小时,助行器与沉重却坚定的步伐碰撞出清脆声响。这些看似平常的康复节点,在百岁老人身上每个都是医学与毅力的双重突破。“我们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看着母亲从卧床到行走的蜕变,女儿数度哽咽。
在老龄化浪潮汹涌的今天,这场跨越“年龄禁区”的努力,打破了“高龄即禁区”的认知。从多学科协作到全周期康复,从毫米级精准到人性化关怀,干疗外科始终相信:医学的真正力量,不仅在于延长生命的长度、更在于守护每一个生命应有的尊严与质量。当百岁老人再次踏上大地之时,她丈量的不仅是康复的距离,更是医院对“老有所医”的深刻诠释。
2025年4月3日
干疗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