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远而厚重。踏青祭扫,一表哀思,二求庇护。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生者死者,意念就这样在春天的和煦里水乳交融。
清明节对中国人来说,是祭奠祖先、认祖归宗的日子,人们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送上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面对他们的墓与碑,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一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是一种不忘本的生命态度。
“清明”二字之蕴味:心清明,眼清明,我们的精神和人生风景,才能一派气清景明。
清新,是不浊;温暖,是不冷。气清是天,景明是地,惟能契悟于此,方明天人合一。
这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除了健康,都是浮云。春来花开,世事匆忙。还是赶紧回故乡去吧,去踏青祭扫,去慎终追远,去拥抱亲情,去了悟无常。
年年念念,你安好,我无恙,便是这世上,最美好的时光。
连根养根,根深叶茂。清明时节,愿你安康!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漫游家,心随自然
徽州春景-渔梁
1
/8
《清明即事 》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徽州春景-歙县
2
/8
《朝中措·清明时节 》
宋代: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
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
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
云窗雾阁,
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
归来插向谁家。
徽州春景-黟县
3
/8
《喜迁莺·清明节 》
唐代:薛昭蕴
清明节,
雨晴天,
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
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
人竟赏,
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
归路草和烟。
徽州春景-绩溪
4
/8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徽州春景-歙县
5
/8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代: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
晚风未落,
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
桂棹轻鸥,
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
渐路入、
仙坞迷津。
肠漫回,
隔花时见,
背面楚腰身。
逡巡。
题门惆怅,
堕履牵萦,
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
留情缘眼,
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
做满湖、
风雨愁人。
山黛暝,
尘波澹绿无痕。
徽州春景-歙县
6/8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
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
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7
/8
徽州春景-黟县
《望江南 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徽州春景-新安江畔
8
/8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