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网报道,由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双文丹2号隧道进口段至1号斜井段贯通。回溯往昔,这一项目曾历经波折,马来西亚的毁约之举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



东海岸铁路项目(资料图)

2016年,马来西亚与中国签订了东海岸铁路项目合作协议。彼时,马来西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尤其是东海岸地区,丰富的资源因交通不便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中国在铁路建设领域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拥有世界领先的建设能力,双方一拍即合,计划共同打造这一连接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经济特区的双线铁路项目。该项目全长规划688.3千米,预计耗时5至6年,计划连接道北、哥打峇鲁等多个重要城市,建成后将极大缩短东海岸与其他地区的通行时间,从原有的7至12小时车程缩减至不到4小时。项目建成后,预计能带动沿线地区的贸易增长至少30%,为当地创造超过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以及数倍于此的间接就业机会,有力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整体发展。

然而,2018年马来西亚新政府上台后,风云突变。新政府以马哈蒂尔为首,突然叫停项目,并单方面撕毁协议。他们给出的理由包括所谓的财政赤字压力,声称项目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过重负担;还质疑中方报价过高,对项目成本提出异议。但这些理由难以令人信服,从实际情况来看,项目的预算是经过双方严谨评估和核算的,并且项目本身对马来西亚经济的长远拉动作用明显,足以覆盖前期投入。更过分的是,马来西亚拒绝支付高达361亿人民币的违约金,按照国际商业惯例,毁约方理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马来西亚此举严重破坏了国际合作中的契约精神,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



东海岸铁路项目(资料图)

之后,马来西亚试图寻求日本接手该项目。他们寄望于日本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完成铁路建设。但日本经过慎重考量,拒绝了马来西亚的请求。日本企业深知该项目面临诸多复杂问题,例如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尚未解决的违约争议,一旦介入可能会陷入法律纠纷和外交漩涡。此外,项目建设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日本企业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并不看好。这使得马来西亚的“日本梦”破碎,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信誉也因此受损,其他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对其态度变得谨慎,担心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时间推移,马来西亚逐渐意识到自身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国内,项目停工导致大量前期投入搁置,相关产业发展受阻,就业岗位流失,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逐渐高涨。在国际上,其形象受损,国际合作机会减少。迫于内外压力,2019年马来西亚重新与中国展开谈判。经过多轮艰苦协商,双方达成新协议。新协议对项目进行了部分调整,铁路全长缩减至640公里,完工年份推迟至2026年。项目规模和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优化,例如减少了一些站点,放弃了部分原订路线,同时马来西亚承包工程比例从30%提升至40%。



东海岸铁路项目(资料图)

如今,项目已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3月,双文丹2号隧道进口段至1号斜井段贯通,这一隧道具有“五个最”的特性,施工难度极大。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严格环水保要求等难题,项目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成功克服困难。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7年初能够启用。

马来西亚毁约事件给国际合作敲响了警钟,在国际合作中,诚信和契约精神是基石。任何违背契约的行为,不仅损害合作方利益,最终也会自食恶果。而中国在整个事件中,始终展现出大国风范和合作诚意,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项目的重启和顺利推进积极努力。未来,希望各国在国际合作中都能珍视信誉,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