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巢客HOME”→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
“三年前房子还能卖280万,现在已经降到了210万,听中介说,想要快速成交起码得降到190万才能签…”
南京的@杨秋吐槽,三年来自己啥也没干,财富就损失了上百万,关键是,市场还没有完全止跌,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是个头。
其实,现在很多人一聊到房子,基本上都和这样的吐槽类似,大家担心的是价格还会有下行空间。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2025年正在上演比房价暴跌更恐怖的剧本。
01.
催买房为啥失效?
都知道,过去两年就是政策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
首付比例降到15%、房贷利率跌破3%、购房补贴最高达房价10%、还有各种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等一系列措施…
但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期待,为什么会这样?
核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心消失的太快
大家都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贷款的积极性骤减。
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中国居民累计新增贷款547亿元,同比下降86%。如果和2021年高位的1.41万亿,今年还不到4年前的4%。
说白了,“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让购房者集体躺平。
2、钱包缩水太快狠
疫情以后,很多企业都面临了巨大的经营压力,甚至不少企业出现了破产风险。
企业不赚钱,降薪裁员就不可避免,对于打工人来说,收入突然锐减,基本的生活都难,更别说维持房贷。
比如杭州某IT工程师被裁后,看着每月1.8万的房贷账单苦笑:“现在送外卖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降至3.2%,远低于房贷利率5.8%的峰值。
3、人口结构失衡太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生人口数量不足1000万,60岁以上人口规模突破三个亿。
广州某中介哀叹,以前家长们为了买学区房可以说是挤破头,现在一提学区房,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未来学校会不会合并。
“接盘侠”规模一旦远远低于房子数量,在强有力的“刺激”可能都会变得杯水车薪。
02.
4个断崖式剧变或将来临
催买房失效,很多人担忧房价还会维持下行态势,然而有内行人士提出,楼市即将迎来的四个“核爆级”变化,才更令人担忧:
1、二手房市场挂牌激增
数据显示,全国住房库存达7.4亿平方米,二手房挂牌量更是突破1.9亿套。
比如:重庆二手房挂牌量逼近34万套,武汉、西安、合肥等二线城市的挂牌量也突破了20万套。广州17万套,北京13万套…
随着二手市场挂牌量激增,业主想要将房子变现,更没那么容易。
比如广州番禺区某网红小区,业主从2021年高位的800万降到500万,仍无人问津。
2、房子也开始“阶级分化”。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相信很多人都能刷到这样的新闻:
一方面,深圳前海新盘开盘即售罄,另外一方面,隔壁二手房降价30%的无人接盘。
上海某智能科技住宅项目一家20%热销,男儿同地段普通住宅却开启“买一送一”模式。
市场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估计未来10%的房子可能会吃掉90%的流动性,剩下90%可能要砸在手里。
3、好房子开始“绞杀”老房子。
今年两会,住建部部长倪虹宣布,住宅层高标准将从现行的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并同步推动“好房子”建设指南和《住宅项目规范》修订。
随着这个新措施的落地,对于老房子来说,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降维打击。
有中介表示,2.8米层高房源挂牌量激增,但买家普遍持观望态度,议价空间高达15%。
4、保障房成了“搅局者”
如今,行内大佬都在预判,未来,我国楼市将走向新加坡模式——双轨制。
住建部副部长明确表示:“商品房市场要回归商品属性,保障房将覆盖40%以上的新市民群体。”
而保障房价格普遍只有商品住房价格的50%左右,比如深圳计划2025年筹建保障性住房50万套,租金仅为市场价的60%。
这也预示着,未来低价优质的公租房可能进一步挤压普通商品房市场。届时市场劣质房就不是降价这么简单了。
03.
普通人如何应对这个“楼市黑天鹅”?
1、如果打算买房:劝你别做“接盘侠”。
如果条件资金预算不足,保障房申请上车,成本更低,以后的压力也更小。
如果资金预算允许,优选核心区,比如上海浦东、北京海淀等医疗教育资源密集区,这种方子抗跌性更强,未来通胀来临,增值潜力更大。
如果你符合申请共有产权房的条件,当前是个不错的机会。
比如深圳的共有产权房,首付款更低,月供还比同地段商品房便宜30%
2、如果打算投资买房
劝你一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专业度,建议你不要抱着买房暴富的想法进入市场。
这个市场以后可能就跟股票市场一样,普通小散拼不过大数据的信息差的。
所以以及冒着风险去亏钱,不如现金为王!
如果资金够多,可以做多元化配置,比如黄金、长期国债等等,既降低风险又能保持收益的稳定性。
如果手上资金不足,那就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拓宽知识面,多学一些技能,这个比持房更可靠。
2025年比房价暴跌更可怕的4个剧变,大家要提前了解。
不过没买房的人,请握紧你的钱袋子。
最近,史诗级救市措施落地!国务院正式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将房产归入“大宗消费”范畴;
并且住建部部长也已经放话,今年必须止跌;同时还将出台新的建房标准…
这些消息对于还没有买房的家庭来说,自然是高兴,因为他们接下来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买到房子,而且还能买到“好房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