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阅读的是《MindCode321》周报。
周报每周四(或五)发布,包括:3个我的想法、2个来自别处的启发、1个留给你思考讨论的问题。主题涵盖AI、脑科学、心理、创业。一般是这样,偶尔,某期周报里是别的东西。
周报力求简短,保证你在5分钟内读完。
以下是本期内容:
3个想法 想法1:OKR本质上是CEO的工具,而不是所有人的工具。
OKR的理念并不复杂,但据我观察,对非CEO的同学来说,很难充分体会到它的价值,比如KR为什么要分配百分比?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不是能力问题,是角色问题。
OKR并不太适合成为普通员工乃至其他高管的工具,否则反而会带来副作用,毕竟“1号位”和其他角色很不同。
如果非要在全公司推广OKR,那么前提也必须是:CEO自己已经用得很好。
但问题偏偏出在这里,很少有CEO把它用得很好。
如果你是员工,你大概率见过这样的CEO,他/她把OKR当成管理员工的工具,主要让员工来使用,让他们据此定目标、写汇报、被考核——这本质是一种甩锅,结果会很差。
想法2:明朝为什么灭亡?从公司治理角度看,是崇祯作为CEO却混淆了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奴才的区别。
总体上,中国2000多年的秦制就是一个皇权不断集中的过程。
如果套用公司治理的视角加以类比:
宋以前,皇帝是和门阀、世家、豪强共治天下。本质上,皇帝和他们是合伙人关系,只不过合伙人有大有小。
大家都是合伙人的好处是,有事发生,谁都想“争着出一份力”,坏处则是,既然都是合伙人,你干不好,或我出力比你还多,那就换我来当CEO。
因此,五代十国(含)以前,动不动就各种篡位。
宋、明两朝(元朝比较特殊,勿论),篡位就很少了,实际上应该说没有,“烛光斧影”也好,靖难之役、夺门之变也罢,都是皇帝自己家里的事儿。这期间皇帝哪怕多年不上朝,甚至被掳走好几次,也没见谁趁机加个九锡。
这个情况你当然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释,比如宋朝的重文抑武,但套用公司治理角度来解释的话,那就是:随着皇权进一步加强,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不再是合伙人关系,而是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崇祯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这点,国家有难时,他一方面责备大臣们没有“合伙人精神”,另一方面又以对待家奴的方式,既不给臣下发挥空间又不给情绪价值,史书形容“刻薄寡恩、刚愎自用”。
相当于公司都要挂了,老板还在那里狠抓考勤、延长加班时间、压缩deadline、取消饭补;还动不动就生气,一生气就裁骨干员工且没有n+1;员工的飞书他不看,钉钉他不回,他自己却天天群发邮件:“一切行动听我指挥,因为你们都是傻x,谁要不听,这次价值观考核就不及格!”
做完这一切,他还跑来质问你:“为啥你没有主人翁意识?为啥你不跟公司共进退?你甚至都不愿意拿家里的钱来填公司的窟窿!为啥?你看着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 Why?”
如果放在宋以前的朝代,即便皇帝这么对你,也依然会有人愿意出力、拿出私房钱填公司的坑,因为这样可以稀释皇帝的股份,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大股东,也就是篡位。
但崇祯那个时候,大臣们想的是:靠,我就一打工的好吗?股份?给我我都不敢要,况且你也不会给。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这方面崇祯是负分。
即便最忠诚的员工(还是有的,比如孙传庭)也只能做到:好好好,听你的,你是老板,你说咋办就咋办,我没啥,大不了社保断了就断了。
更多的员工则在等着公司垮,垮了好去新公司上班。
咱就是个牛马,跳槽不寒碜。
于是闯王进京那天,到了上朝时间,再没有员工去原公司打卡。
崇祯到最后都没明白问题出在哪里,那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放在今天就是在说:“我这么优秀,公司干垮了纯粹是员工能力太差,还不把公司当家!”
崇祯有一半的梦想是臣属成为家奴,这个梦想被后来的爱新觉罗氏实现了,随着皇权更进一步加强,贵为军机处大臣每天跟皇帝开“晨例会”时,也必须跪着(嗯,应该叫“晨跪会”),君臣关系成了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相当于今天有人开了家“一人公司”并雇佣了GPT、Claude、Gemni、DeepSeek等AI员工。这些员工优秀、勤奋、听话。这就既杜绝了合伙人篡位的风险,又避免了职业经理人怠工的问题,
如此说来,清朝的皇帝们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波用上AI的人。
崇祯如果有知了,会很羡慕吧。
想法3:AI将大幅满足每个人的权力欲。
“言出法随”并不只有神仙能做到,凡人也能,虽然只是极少数。
比如帝王,比如封疆大吏。
始皇说“此处需有长城”,于是就有了长城。
隋炀说“此处应通运河”,于是就有了京杭大运河。
某地长官说“这里得有一个xx市科技园区”,于是 ……。
“言出法随”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法力,也能形容权力。或者你也可以说,权力就是一种法力。
相比魔法,权力并没什么不同,非要说不同,那就是它的“施法咏唱时间”长一点,像大运河就修了很多年。
古往今来,攀登权力阶梯、满足权力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但站在权力顶端的人杰从来只能是少数。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
前几次工业革命让今天的普通人获得了只有古代帝王才有的生活质量,虽然你觉得这只是“普通生活”;而接下来,AI则将让普通人拥有帝王般的权力,虽然你届时并会不觉得自己像个皇帝。
例如,最近GPT-4o的图形能力升级后,很多人就惊呼在作图这件事上,“老子终于可以言出法随了”。
对权力欲的普遍满足,无疑会引发深刻的哲学革命——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博士们,不要说我没提醒你们哈,这可是发顶刊paper的大好机会。
而整件事情更加有趣的地方在于:就在每个人的权力欲被AI大幅满足的同时,AI会逐渐替代人类领导者,成为人类社会的管理者、“执政官”。
我们不禁要感叹:「What hath God wrought」。
2个收获 收获1:
品牌的本质之一是: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如果品牌企业出了问题,全社会都知道,都能监督,看着它改正。如果没有品牌,消费安全抓起来成本就太高了。 by 华杉
——这句话在过去一周,很应景。所以遇到有人问你,为啥xx出了事儿你不关注,现在yy这事儿你就这么激动?你可以告诉他,这说明,xx的品牌没有yy大。
收获2: 请看下图
——别光顾着笑,不要小看这张渣图,从UI设计和信息设计角度来说,它非常好,水平很高。不信你再仔细看看?
1个灵魂拷问
过去四十年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你觉得这项技术让普通人在哪些领域获得了过去只有帝王才能拥有的体验?把你的思考写在评论区里。
文君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GPT战略顾问,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CEO心智与战略教练。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