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Talk|
班班花花的聊天室
【第三期】
“P人真的不能盲目做计划”
“提高及时回报率”
“设定当下这件事的ddl”
“不预习只补漏”
Let‘s study!
P人的学习公式✦
@TuTouSuo ™️
☆ 提高学习的“及时回报率”
大部分的学习方法都会涉及到制作一份切实可行的「To do list」,尤其是读书计划、背诵计划等等,有时候在时间上跨度较长,P人绝对是还没执行两天就坚持不下去,开始疯狂摆烂。
之前我有个很喜欢的博主(可可不nuts)就讲到过,P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无论是有三个月时间复习还是三个星期,最后我们一定会拖到三个星期的时候再开始。所以P人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制定过长的计划,因为这样很难提高行动的「及时回报率」,做完一件事情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就会导致中途放弃或者是激活超级拖延症。
比如「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完一本参考书」,这个计划的完成时长决定了我们只能在一个月后获得行动的反馈,但如果把其中的学习任务切割为「今天必须看完第二章」,行动更加简单,任务更加轻量,获得的反馈时长大大缩短之后,我们就能够时刻得到完成“小目标”的满足感,持续充电,永远在路上。
说到底,无论是P人还是J人,都会欣喜于自己的持续进步,也更容易被能够持续获得的正反馈所影响。与其制定宏大的、长期的计划,不如切割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最终的目的地。
☆ 设定合适的Dead line
虽然有了更加明确的、可以每天完成的目标,但请不要小瞧我们P人的拖延能力,明明2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也能楞生生地拖出一天来。这时候就非常需要一个清晰可见的dead line,而且这个dead line最好还有点外在力量的约束。
比如和朋友约好,2个小时之后给她/他发自己读完这个章节的思维导图,虽然知道朋友也不会多说什么,但心里总会有点点压力。P人很多时候少的就是这么点压力感,总是会不断地说服自己,再拖一下也没关系,宁愿熬夜也不愿意立刻完成。
如果不想麻烦朋友,也可以自己设定番茄钟,尤其推荐和我一样有一点「完成强迫症」的P人(没想到吧,我们就是这种完成了很满足,但也很爱拖的勤奋的懒人),ddl设置在那里,2个小时必须要完成。适当的自我约束和鼓励,也能够提高P人的学习效率。
☆ “不预习只补漏”
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如果想要全部准备好,那么最后这件事很有可能做不成,或者会浪费掉很多时间。
就拿最近我和花花一直在做的《传播学教程》带读直播来说,很多朋友就会觉得需要先把整本书看完再来听,实际上完全可以一边听,一边思考有哪些地方不会或者是不够熟悉,直播结束后再去复盘整理,效率真的会高很多。
每晚【视频号】直播(扫码关注)
阿B上有新录制的《传播学教程》精读
请一定关注我们(大声——)
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放在很多场景,比如要看一本书之前,与其搜集很多相关的学习思路或者是阅读方法,不如先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有哪些问题再逐一解决:如果觉得章节内容不清晰,就去找带读课、精读课,如果觉得自己在逻辑思维上不够好,那就学着做思维导图。
先做、再想、再细化。
P人要的其实就是一种“可感可知”的当下实在感,因为我们真的太擅长思绪乱飞,就需要一根明确的「风筝线」,拴着,告诉我们现在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而且能够得到良好的正向反馈,还有一定的ddl。
☆最后最后!表演型人格有奇效
作为一个不知为何有着特别强烈表演型人格的P人,每次出门一定会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只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环境下会有一种被“凝视”的感觉:“如果大家都在认真学习而我在玩手机的话,是不是显得我非常不合群,或者是没有充分地利用时间?”
一旦有了群体压力,竟然生出了一些「场景愧疚感」,总感觉自己不能这样做,甚至会在图书馆里有人路过时,悄咪咪地藏起正在回复消息的手机。
虽然有一点「太在意别人看法」的嫌疑,但我却发现这种小小的来自他人目光的约束,竟然能够让我真的静下心来学习,哪怕是被迫的,但只要能够学下去就行。
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P人学习方法总结
1️⃣提高及时回报率,不要制定太长的宏大计划。
2️⃣适当给定自己短时间的ddl,适当push!
3️⃣“不预习只补漏”!直接去做效果更佳!
4️⃣选择合适的学习场所,利用好“场景愧疚感”。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6届39所院校全程企划」
减少考研投入成本 一站式学习
清晰化院校考查内容 轻量简单
「2026版名词解释(正在售卖)」
结构化背诵+贴合教材+轻量记忆
必背300词+扫盲1000词
「秃头所答疑社群|公开课」
每天一篇论文带读&评论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