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南农业大学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院士等11名院士和4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李恒、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刚、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学勇以及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领导;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岳杰勇、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河南科技学院校长阚云超及实验室科研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岳杰勇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从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农”字特色、领先的优势学科、强劲的发展势能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他强调,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聚焦该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基于黄淮地区鲜明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实验室将立足全球最大、中国特色的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区,从智能品种设计、耕地健康保育和绿色高效智慧生产等方面,开展有组织、大团队联合攻关,致力于揭示小麦玉米两熟绿色高效协同增产的要素基础和协同机制,创新粮食作物产能持续提升理论与技术,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他指出,实验室组建伊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与会专家对实验室优势和短板进行梳理,对建设方案、发展方向、内涵特色等把脉问诊,为实验室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谋篇定策,推动实验室成为粮食高效生产重大理论和突破性技术创新高地、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为整体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
岳杰勇在会上致辞
田见晖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室建设通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将充分发挥三校联合共建的优势,强化跨校、跨学科、跨行业的深度协同创新,推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田见晖在会上致辞
阚云超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室的组建既是国家的信任重托,也是各参与单位的责任担当,更是河南科技强农的重大机遇。河南科技学院将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整合多学科优势,深化跨学科合作,携手构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阚云超在会上致辞
潘刚在讲话中指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推进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助力实验室加速成为该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中心和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河南省“四高四争先”奋斗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潘刚在会上致辞
会上,周卫院士受聘担任实验室主任,孙其信院士受聘担任首席科学家,汤继华受聘担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倪中福、胡铁柱受聘担任实验室副主任。
岳杰勇为周卫院士颁发聘书
周卫院士为孙其信院士颁发聘书
周卫院士为汤继华、倪中福、胡铁柱颁发聘书
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联合共建,是在河南农业大学原“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对三校优势科研力量的优化整合。实验室聚焦世界作物科技前沿及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集中攻关,将有力支撑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体系建设,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