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历史就可谓是一路坎坷。
尽管我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等五项外交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交实践,给予建交国最大的敬意。
但事实上,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小人多,君子之风有时候并不能赢得好的结果。在外交关系中,中国遭遇背刺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那些曾经背刺我们的国家
曾经的越南、基里巴斯莫不是如此。我国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支持越南的独立战争,帮助越南人民赶走侵略者。但最终换来的却是在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与我们的兵戎相见。
同样,基里巴斯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在与我国建交之后,我国以平等的方式处理与这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对其进行基建、医疗等方面的援助。然而基里巴斯的总统汤安诺在上台之后却高举反华大旗。
像这样的故事,在我国的外交史上还有很多,如今欧洲国家奥地利也同样在我们与美国进行激烈的竞争时选择了倒向对方。这种选择,也让两国关系渐渐走向困难。
奥地利于1971年就与我们建交,历经50年的时间,尽管如今在谈及中奥外交关系的时候依旧用“总体平稳”发展来形容,但熟悉我国外交辞令的朋友应该能够从这淡漠的描述中听出一些端倪。
自2023年以来,中奥双边贸易持续走低。2023年,中奥双边贸易额只有125.5亿美元,同比下降6%。
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下滑,贸易额仅有92亿美元。可要知道,在这以前,中国绝对是奥地利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自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步加强,也逐渐从以往完全依靠招商引资激活经济的策略转变为对外的贸易发展策略。
不仅开启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更是积极地在海外市场投资,帮助“一带一路”经济带周边的国家搞基建。
由于我们曾与奥地利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近些年来在对奥的投资上我们也是不遗余力。
在技术合作领域,截止2024年7月,中奥鉴定技术引进合同总额达到了61.5亿美元。截至2022年4月,双方已结成20对友好省州或城市(区)关系。
既然中奥之间如此友好,有着这般深远的友好历史,那么为什么中奥之间的关系会渐渐降温呢?
Tiktok等中国企业在国外受阻
这一切都源自美国对于tiktok的全球封禁策略。
作为某音的海外版,在tiktok诞生之前,还有一款由中国开发的软件在国外受到如此巨大的追捧,以至于美国连美国的脸书、X、YouTub等软件都纷纷在tiktok面前败下阵来。
Tiktok走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因近些年来受政治正确的影响,正在逐渐地走向意识形态的极端化,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却逐渐地从过去的闭锁走向开放,而tiktok就是这样一个能够为西方国家展现真实世界的一个平台。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tiktok用最真实的镜头反映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制造的诸多反人类的罪行。
而受美国犹太资本以及政治正确的影响,tiktok在真实地报道加沙地带的一幕幕惨剧的同时也成为了欧美国家政客的眼中钉、肉中刺。
除此以外,tiktok在海外的发展势头也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担忧,毕竟这样一个拥有巨大用户基数的企业一旦在美发展起来,那无疑将会对美国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意识形态垄断造成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tiktok登陆美国之后就被美国以各种理由刁难,美国政府甚至还想鲸吞中国在美企业的资产。这一做法确实很美国。
除了在美国遭遇困境外,tiktok在海外发展的道路也多次遭遇困难,亚洲、欧洲的发展之路同样不顺。
2020年中印两国发生边境冲突之后,印度政府就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等十几款中国软件实行了封禁。
在欧洲,英国政府全面禁止公务手机安装TikTok。
而新西兰政府网络则是对TikTok实施了屏蔽,甚至制定了特殊的规定,必须满足足够的条件,才允许一些人员使用TikTok。
除了英国与新西兰外,欧盟对于tiktok也是相当不友好,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要求工作人员不得在公务手机上使用TikTok。这条禁令也适用于在欧盟委员会登记的私人手机。
紧随其后的还有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都在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tiktok。
当然以上这些国家限制TIKTOK的发展情有可原,因为某些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已经与美国以及犹太集团形成了深度的利益捆绑,因此这些国家为了政治正确自然是容不得tiktok在其国家发展的。
为什么奥地利的态度会让我们这样敏感
但让我们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一向与我们交好的奥地利却也在关键时刻背刺我们,对tiktok采取了封杀。甚至比前面列举的那些国家封杀得更为彻底。
2023年5月,奥地利宣布政府官员禁止在境内使用中国视频分享应用TikTok软件。
此举一出,各国媒体上都表现出一片哗然。要知道奥地利一直以来都以中立国自居,这也是这么多年奥地利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左右逢源的原因。
而在中美意识形态对抗的关键时期,奥地利的做法无疑是向中国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看齐,全面遏制中国。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事实上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与文化上的对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tiktok的出现,就是在挑战此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
长久以来,西方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操控媒体、文娱等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输出符合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并多次以意识形态输出作为武器,挑动他国的国内矛盾爆发,以此火中取栗。
曾经的苏联、后来的中东一些国家、再到乌克兰都被美国人的这一招所重创。并且美国也曾计划通过文化输出,让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可见美国人一直以来都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极大的野心。
然而,现在攻守易势、随着我国的近些年来在文化领域建设上的进展,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有了空前的提高,国外的月亮也不再是曾经很多人心中的“圆月”。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国也在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全世界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恐慌的就不仅仅是美国了,很多西方国家也都对此感到了恐惧。
因为在此以前,各国其实都只是打着开放、民主、自由的口号,实际上在自己国家内部都在实行意识形态垄断。
而中国的互联网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包容的态度站在世界的面前,这些国家怎么能够不恐慌呢?
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是不可能容许tiktok在国外爆火的。
但美国人越是阻碍,我们却越是要让全世界的民众见识到一个真正的世界,一个没有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粉饰过的世界,这是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的斗争,也是中美之间斗争的一个主要战场。
而这次奥地利的动作无疑是在表态,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已经站队美国。
当然,奥地利也并不傻,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方的不满之后,也想要找机会来为自己的行为“圆场”,于是便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但奥地利所给出的理由不免让人觉得牵强。奥地利的官员称:“TikTok会威胁国家安全,有泄密的风险。不过,只有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禁用TikTok,国民还是可以使用的,奥地利并没有全面禁用TikTok”
然而不少网友表示,奥地利的这番表态更像是从某个美国议员的口中说出来的一样,与美国人的行动如出一辙。
然而,即便是美国想要封禁tiktok也是找了很久的理由,进行了各种调查。即便如此,美国也没有找到任何tiktok可能泄露美国国家信息的证据。
而奥地利在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的基础上就以可能威胁奥地利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进行了封禁,这样草率的决定,无疑是在抱美国人的大腿。
那么既然这样,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了。于是就有了今年来中奥关系的持续低迷。
事实上,官方公布的数据只是中奥关系走低的冰山一角,只是一些单调而冰冷的数字。
事实上中国在这之后对奥也是采取了诸多的反制措施的。
不仅撤离了对奥地利的基建援助计划,停止了5G与高铁等项目,还撤回了不少在奥的中国劳动者。
以上种种使得奥地利祖自宏也慌了,毕竟以今天中国的实力,一旦中奥关系遇冷,那么奥地利的经济和发展都将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之前欧洲有个立陶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奥地利也在寻求各种机会与中国之间进行外交关系的破冰。
但是对于奥地利而言,我们真不能这样轻易地一笑了之,不给予其一点点教训,奥地利还真分不清楚大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