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军演很提气,这是1958年金门炮战以来,大陆最提士气的一次。

不过理性地看,我们不能太上头,兵凶战危,哪怕是对台也不能太过骄傲,毕竟收台最大的威胁不在岛上,而在漂亮国。

永远不要小看敌人,这也是当年教员谆谆告诫我们的,战略上可以邈视,但战术上必须重视。美国有什么手段需要我们警惕呢?

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其中战术方面的一个很阴的手段,必须高度警惕。

一、美国战略不容小看

美国的战略视野一直很高远,善于从战略层面提出一些先发制人的、长期延续的、很难应对的手段,比如抵消战略。

第一次抵销战略出现在冷战初期,也就是50年代。

那时米帝的主要对手是苏联。当时苏联在常规武器方面拥有非常强大的优势,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令整个欧洲不寒栗,其大炮、装甲车、飞机等常规火力,无论哪个方面都超过了美国。



1953年美国中情局情报显示,苏联一共拥有175个陆军师,并可在30天内调动125-145个预备役师。这是苏联卫国战争打出来的经验与能力。

与之对比,美国只有26个陆军师和3个陆战队师,加上预备役力量,常规军力只有苏军的25%。

在武器技术水平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下,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直接等价于军事优势。这一点在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中国志愿军身上都得到了体现,抗美援朝后期,数量占优势的志愿军掌握苏制武器,基本可以和美军抗衡了。

一旦欧洲大陆再次爆发战争,整个北约都抵挡不住苏军的机械化大兵团。

美国所谓抵消战略的灵魂,就是不在你已经领先的领域追赶,而是另辟一条新路,在一个全新领域的实现领先,进而抵消你在这一领域的优势,甚至压倒你。

第一次抵销战略,美国主要靠核武器优势。著名的核三位一体打击体系,就是美国这一战略的产物。美国研制成功洲际导弹,可以核打击苏联本土。同时,投资研发B-52战略轰炸机、北极星潜射导弹等新型装备,保持技术领先。建立全球核指挥控制系统(如SAC总部),提升核打击响应速度。

50年代初,美国拥有841枚核弹头,并且每年可以增加数百枚。苏联只有120枚,每年只能增加100个左右。

这一战略,果然让苏联不得不放弃继续扩大常规武力,被迫限制在这方面的投资,集中精力追赶美国核打击体系。北约国家当面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透不过气的军事压力,应声下降。



通俗地比较,这是一种军事战略上的围魏救赵。

第二次抵销战略,仍是应付苏联。

苏联的核武库和打击手段,在70年代基本与美国保持均势。

核弹头数量方面,苏联有25393枚,美国24243枚。

洲际导弹数量,美苏为1054比1575。

潜射导弹,美苏为656比628。

远程战略轰炸机,美苏为397比140。

基本是均势。

为了再次抵销,美国集中精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战术。

美国投入巨大科技力量和经济资源,研发了一系列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制导武器。概言之,就是高精度的全球信息传送、定位能力,著名的GPS系统就是70年代末开始建设的,如今仍是全球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唯一能与之匹敌的是东大的北斗系统。

拥有这一能力后,再研制精确制导的导弹、炸弹,以及高精度、大功率的雷达、通信设备,具有隐身能力的战斗机,以及拥有强大指挥控制能力的预警机等等。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科技能力再一次成功改变了战争形态。

你苏军的武器虽然多,但我能保证在你发现我之前,精准地炸掉你的高价值目标,在战争发起之初就打掉你的反抗能力,让你陷入巨大混乱。

美国这一抵销战略,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信息化战争彻底把传统机械化战争方法手段扫进了军事历史的废品桶。

二、阴毒之极的手段

现在,美国已经实质展开了新一轮的抵消战略,也就是第三次抵消战略。

这次抵销战略重点针对的是中俄现实军事威胁,以及伊朗、朝鲜等地区性威胁。

为什么针对范围扩大了呢?

与前两次抵消一样,美国的传统优势被世界其他国家赶上了,你有啥,我也有了。

尤其是中国近二十年来信息技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北斗系统、量子技术、三位一体核打击平台、航母、大飞机,美国有的中国基本都有了。

不得不说,美国人的领先焦虑和能力成正比,早在2014年,美国人就清醒认识到中俄必将赶上美国的军事力量,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

我们标题所说的阴毒手段,就是第三次抵消战略的产物。

这一次,美国人企图达成领先的技术领域是人工智能和无人自动武器平台。

尤其是这个人工智能,不得不佩服,美国人有一种为了领先而不惜放弃以前积累的东西的勇气和决心。



比如智能互联平台。

大家都知道,GPS系统独步当世数十年,至今美国高精度中远程打击武器仍然依靠这个。但美国现在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建立一种分布式的智能通信平台,比如无人潜航器和无人分行器,作为卫星失能后(比如被中俄打掉或者电子对抗屏蔽掉)的替代品,迅速在某一个作战区域建立新的智能信息平台。

潜台词就是,你可以把GPS卫星毁掉一部分或大部分功能,我也可以毁掉你的GLONAS和北斗,大家都毁掉全球定位系统。你以为这样大家都一切从零?不!我的区域智能平台以迅速重建通信制导能力。到时候我的导弹雨从天而降,你只能干瞪眼打不到我。

当然还没有厉到这个地步,但大家可以粗略地这么理解。

在此基础上,比较直接的打击平台,就是无人机、巡飞弹等分布式、小型化、精导化、智能化的各种微型武器。

这种武器已经不是理论模型、空中楼阁,在俄乌战场甚至早之前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战争中已经初步展现。

俄乌战场,网上发布过大量双方士兵(尤其是俄军士兵)被无人机追着炸的惨景。

大家突然发现,大家印象中的大规模兵团进军、炮火连天、飞机像蜂群一样盘旋的场面不见了,军事人员都藏得找不到了,不要说集团军对集团军,一个营打一个营的集团冲锋互殴场面都没有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巡飞弹、无人机就能改变的。

美国第三次抵销战略对军事打击系统进行改造,拥有了有五大能力:

1.人工智能决策。现代战场的各种因素、条件、设备、电磁环境异常复杂,个体人类指挥官的反应能力已经有点力不从心,需要团队来指挥,但团队指挥又需要训练有素的配合才能达成团队灵敏反应力。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完爆人类。

2.人机协作。就是单个或大型综合武器平台,比如航母舰长、F35飞行员的操作平台,由人工智能系统综合研判打击目标和打击方式,让人类指挥官或操作人员一键决策或操作。

3.人类辅助作战系统。比如外骨骼、智能穿戴设备、多种成像技术,把人类战斗人员变成变形金刚+千里眼+顺风耳+透视眼等,获得传统人类战士无法拥有的多种作战技能。

4.人机编队。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侦察机等,和无人机混合编队,可以深入更险恶的战斗环境。

5.网络赋能器。比如两发信息制导炸弹,若其中一发被敌电磁干扰失去目标,可依靠另一发携带的信息网络组成一个迷你互联网,靠另一发或另几发导弹共同制导、定位,打击目标。

总的来说,就是打击速度越来越快、打击范围和目标选择越来越智能、打击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指导越来越可靠。

在俄乌战场之所以没能奏效,有两个原因:

一是美军没有亲自下场,其多种打击手段或是秘而未宣以防俄军摸清楚其底数,或是没有给乌军装备。

二是俄军还是沾了地大兵多的光,目前仍然有限的人工智能和无人打击平台,并不能迅速制其死命,技术优势尚未完全颠覆常规武器量的优势。

但在台海战场就不一样了。

三、中国能否应对

可以肯定地说,这种阴损的作战手段,在台海战场的杀伤力比俄乌战场大的多。

原因有三:

一是美军对台海的介入程度远超俄乌战场,有可能直接派出部队参战。参战不一定就是航母对航母,有可能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领域下手,现代战争失去制信息权的危险性,不亚于二战时失去制空权。

二是小型化打击平台,在俄乌战场之所以效果不那么大,因为个体俄军士兵、个体俄军装备,打掉一个或一群,并不影响其整体作战效能。但在海上作战,一旦海空武器平台被毁伤,轻则失去作战能力,重则船毁人亡、机毁人亡。

三是外洋拒止的特点最易被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打击。

比如航母编队在台岛东面外海阻挡美军和其马仔军,航母编队在遭到同等规模大舰和空中打击力量威胁的同时,极易遭到无人蜂群或大规模电子战系统的包围切断。

大刘在其经典科幻长篇《球状闪电》中曾描写过美军击沉中国唯一的航母珠峰号,用的是龙卷风生成技术,在特定海域生成几十倍于12级龙卷风的超级热带风暴,掀起山一样高的海浪,把珠峰号拦腰折断,全舰覆没。

这是一种极端的描写,但并不是全无可能。

我们至今也不能完全预测,美军到底有没有秘不示人的秘密打击方式,对我航母编队或其他海上大型武器平台造成致命威胁。

那么中国有没有能力应对美军第三次抵销战略的新作战技术呢?

鄙人认为有一定能力。

按照目前中国公布的人工智能、无人辅助作战系统和无人作战平台技术水平,大概有这么几方面的应对之策:

1.AI芯片与算法:加速国产14nm以下制程AI芯片研发,构建自主算法框架,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2.量子通信与抗干扰网络:推进“AI+量子通信”抗干扰指挥网络建设,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安全与抗干扰能力。

3.超级智能安全研究:成立多模态超级智能安全实验室,探索类脑智能、自主进化学习等技术,提升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无人机与无人艇等作战平台,依托“彩虹”“翼龙”等成熟无人机技术,发展察打一体、蜂群作战能力;研发高速无人艇与水下潜航器,强化海上拒止能力。

4.电子战与信号接管:通过电磁脉冲武器、频谱干扰等技术瘫痪敌方无人装备通信链路,甚至直接“接管”控制权,如2025年对印度无人机的实战反制。

5. 数据污染与算法欺骗:利用对抗样本、伪装数据干扰敌方AI决策模型,例如在战前对目标进行视觉伪装,使敌方无人机无法识别。

6.天基侦察与预警:通过卫星星座(如“高分”系列)实现全域实时监控,结合AI分析识别潜在威胁。

7.多域协同防御: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防御体系,例如利用AI优化导弹拦截路径、协调防空火力网。

等等。

这些技术有的基本成熟,比如无人机、无人艇等平台,以及对敌无人作战平台的反制技术。但大多数技术还没有完全强大到应用于作战。

一切都还需要时间。但笔者相信,应对美国的第三次抵销战略,由于我们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追赶美军远比当年苏联追赶得更有效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