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解放军东部战区的对台军事演训行动中。人民空军装备的歼-11BG战斗机,首次与台湾省中央山脉同框。从这个距离上来看,实际上已经距离台岛空域非常近了。证明了人民空军已经完全具备随时突破台空军现有防御圈的能力。



当然,这次官方放出的歼-11BG战斗机画面,也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看点。

第一,是这次歼-11BG战斗机挂载的事“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和“霹雳-8”红外格斗空空导弹。歼-11BG战斗机,是在原来的歼-11B战斗机基础上升级而来的型号。因为换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更新、更强大的机载火控系统。所以,实际上具备挂载性能更强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和“霹雳-10”红外格斗空空导弹的能力。



之所以没有挂载“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和“霹雳-10”红外格斗空空导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么是相关作战单位目前只是完成了战机改装升级,但配套的新导弹还没有换装到位,这才选择挂载旧导弹升空。要么就是认为这次的行动强度,用旧导弹就已经足够。



这种战机没有配备“最强导弹”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比如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5战斗机,就经常出现R-77中距空空导弹和R-77-1中距空空导弹混搭使用的情况。

第二,是歼-11BG战斗机的“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是悬挂在机腹两个进气道中间位置的。而我军歼-16战斗机携带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却是悬挂在两侧机翼下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



实际上,歼-11BG战斗机同样也能够在机翼下悬挂主动中距制导空空导弹。但将重量更大的中距空空导弹悬挂在机腹位置,就能够尽可能的和战机重心相近。在近距离格斗空战时,做诸如滚转等动作时就能够更快。



比如同样参加此次解放军东部战区台海实战演训的空军苏-27UBK战斗机,因为一侧悬挂了一枚R-27空空导弹,一侧悬挂了一枚重量较轻的R-73红外格斗空空导弹。为了避免在升空之后,对战机的飞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就选择了非对称的挂载方式。



歼-11BG战斗机是将导弹挂在机腹位置,还是挂在机翼下面,实际上完全取决于相关作战单位的选择。此次台海实弹演训行动中,参与演训的人民空军歼-10S战斗机,就选择了和歼-11BG战斗机差不多的思路。



机腹主挂点和两个靠近翼根的重挂载点,挂载了3个重量更大的副油箱。剩余的翼下挂点,则选择挂载了“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和“霹雳-8”红外格斗空空导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