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朴贞鑫 记者 蔡梦莹/文 张盼盼/摄)清风拂面春意正浓。临近清明节,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4月3日,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走进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天山路社区,举办“文明祭祀树新风,绿色清明护家园”活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从古代的寒食节到现代的纪念日,清明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活动伊始,天山路社区开展了清明文化主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演变,细致解读踏青、插柳等传统习俗,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今年62岁的社区居民公平告诉记者,老南京人讲究“清明螺赛肥鹅”,还喜欢吃咸肉烧河蚌,这些都是专属于清明这一时令的美食。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其青色象征春日的生机,糯米寓意团圆和谐。现场,传统青团品鉴会让居民大展身手。甜滋滋的豆沙馅被填入其中,一团团青色小球在手中揉搓出来。“这是我第一次做青团,虽然样子不太好看……”“我小时候就跟着长辈学做青团,看到大家做得这么好,心里特别高兴……”活动现场,艾香四溢,欢声笑语中,一个个青翠圆润的团子逐渐成形。有的青团表面光滑,有的青团圆滚滚的,每一个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们家一般是自己做青团,家里人喜欢吃豆沙馅。可以自己买点艾草回来,碾碎成汁,做起来不麻烦,特别有艾草的清香。”社区居民公平告诉记者。
活动中还穿插设置了文明祭扫知识问答,居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居民对文明祭扫的认识,还引导大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环保、文明的祭扫方式。天山路社区居民沈君磊告诉记者,“清明祭扫是为了寄托先人的哀思。现在倡导文明祭扫,用鲜花代替鞭炮、纸钱,这既表达了敬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遵守。”
清明节是迎接春天的时节,放风筝是这一时期的传统习俗之一。社区精心准备了手绘纸鸢活动,居民们在风筝上抹上浓郁色彩,一个个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居民们手中创造出来。现场,今年11岁的刘峻熙对手绘风筝最感兴趣。“我家还没有风筝,等会把我自己画的风筝带回家。清明节有空的话,想让我妈带我去玄武湖放风筝。”妈妈朱女士表示,孩子刚好有空,就带他来参加社区活动。她表示,清明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再加上知识问答、手作青团、手绘风筝等互动环节,增进对清明节习俗的深入了解,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