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全球“宣战”?美议员25小时5分钟演讲,敲响“警钟”
近日,一个震撼全球的消息从白宫传开!
在“解放日”这天,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他宣称,这将是美国的“经济独立宣言”。按照其说法,他必须为美国挺身而出,来抵御其他国家的剥削。
于是,一个愤怒的总统,向全球“宣战”。没想到,该举动引起一名55岁议员的强烈不满,当众对特朗普发起“敲打”。
(特朗普大干一场,对盟友以及对手,全部加征关税,而且,10%只是起步)
1、特朗普向全世界“宣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议员的演讲,竟然创下记录,达到25小时5分钟!
那么,为何特朗普这一次的出击,会引起这般大动静?事情还要从最新颁布的行政令说起。他宣布,对所有国际贸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此强化美国的竞争力和安全保障。
其中,美国将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台湾32%、日本24%、韩国25%、欧盟20%、以色列17%……至于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自然也一个都逃不掉。
有意思的是,早在特朗普法提前放出口风时,日本、印度就轮番“讨好”、彩虹屁不断,台当局更是摆出台积电当“投名状”,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没有用,该加税就加税。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明面上只写的是34%,可若加上之前20%的话,实际上要高达54%,果然够狠!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各国经济带来冲击,欧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国家,纷纷发声抗议,并采取反制措施)
2、关税大棒,真是万能的吗?
这一举措可谓是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轩然大波。
从特朗普的一连串举措和声明中,可以看出,在他眼里,关税大棒堪比万能,可以收割全球韭菜、可以让盟友更死心塌地跟随美国、可以推动美国制造业重回辉煌,甚至还能够让美国稳坐全球霸主宝座。
然而,这一剑走偏锋的策略不仅在美国本土遭到质疑,更在国际社会掀起了强烈的反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经济体纷纷表态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应对美国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
德国总理朔尔茨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毫不留情地批评道:“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无异于在全球经济增长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警告说:“如果美国执意推行这些关税政策,欧洲有足够的手段进行有力反击。”
加拿大总理卡尼明确表示,绝不会向任何削弱其经济主权的行为低头。
(美民主党议员科里·布克发起抨击特朗普的演讲,时间创纪录,超过了1957年斯特罗姆·瑟蒙德的24小时18分钟)
3、25小时5分钟的“马拉松式”演讲
值得强调的是,特朗普一举一动,美国民主党籍参议员科里·布克,都看在眼里,为此,他当众发起一场长达 25小时5分钟的“马拉松式”演讲,对特朗普表达了强烈不满。
他在这场历史性的演讲中指出:“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仅没有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让更多美国人面临失业和生活成本的上涨。”
事实上,历史也早已证明,关税根本不足以重振美国工业,反而会让全世界都受伤。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便是典型案例。
当时,美国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贸易额大幅缩水,并拖累了整个经济复苏进程。
就目前看来,历史的教训显然没有给特朗普足够的启示,就是不知道,如今这位55岁美议员说到口干舌燥后,能否给特朗普“敲响警钟”了。
(中国制造的集装箱起重机,美国国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4、最终买单的,将是美国自己
拿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来说,特朗普此举不亚于“严重自残行为”。
实际上,单就对华加征关税来说,这一次政策本质上是特朗普企图通过对外施压来获取经济利益的典型手段。
尽管这一策略曾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取得一定成效,但中国不是墨西哥,也不是加拿大,我们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仅凭关税就想迫使中国让步,结果只会事与愿违。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所推崇的关税策略如同一场豪赌,不论当初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还是具体到当下,都一样!
比如,美国对中国集装箱起重机这类基础设施施加重税,导致港口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国内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替代品来缓解这一问题,致使相关行业进退维谷。这反映出,一旦国内供应链无法承受国际关系恶化带来的变化,那么最终买单的将是国内的企业与消费者。
反观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深化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展示出了在全球局势中的策略性耐心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