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田野,生机勃勃。在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碾盘村,一架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发出 “嗡嗡嗡” 的轰鸣声,均匀地将农药喷洒在小麦、油菜田间。这是苏埠镇春耕春防行动中的一幕,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传统农田焕发出别样的 “科技范”。
4 月 1 日,记者来到安徽省 “三大主粮” 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 —— 碾盘村乡旮旯家庭农场,田地里小麦、油菜长势喜人。微风拂过,嫩绿的麦苗泛起层层绿浪,金色的油菜花轻轻摇曳,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在眼前。
田边小道上,几名工人正熟练地搅拌着生物制剂,随后将调好的药剂倒入植保无人机中。六安市腾飞农资有限公司技术员杨成龙手持遥控手柄,全神贯注地操作着。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响起,“极目” 植保无人机迅速升空,精准地按照预设航线和高度穿梭在麦田、油菜花田上空,细密的雾状药物从喷头中喷出,均匀地落在每一株苗上。
“这无人机载重量能达到 150 斤,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 杨成龙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像这片 40 多亩的麦田,传统人工喷洒可能需要一天时间,还不一定能喷得均匀、透彻。而农业无人机只需 3 个架次,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全部作业。它采用离心式喷头,喷出的药液又细又均匀,穿透力强,基本都能落在叶面上。再加上厘米级的精准定位,完全不会出现重喷、漏喷的情况。在喷洒均匀的同时,还能节省 20% 的用药量,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小麦正处于返青拔节期,油菜花期正盛,这一阶段是小麦、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节点。六安市腾飞农资有限公司抓住晴好天气,利用生物制剂,通过无人机高效喷洒,提前对公司示范田的小麦、油菜进行赤霉病和菌核病防控,为小麦、油菜稳产增产保驾护航。该公司负责人杨遵宝算了一笔账:“要是人工喷雾,500 亩地,一天得 20 个人忙活,大概得 4 天才能完成。用无人机就快多了,速度快、喷幅均匀,一台机子一天就能搞定 500 亩地的喷防任务,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随着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作业模式。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精准的农药喷洒,还能搭载多种传感器,收集农田数据,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未来,裕安区苏埠镇将持续加强农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着力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精准施策,不断深化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增添新的 “生产力”。
科技赋能,春耕增色
在苏埠镇的田野上
无人机的轰鸣声奏响了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乐章
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皮正莉 邱滴 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