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年?我们何德何能,竟能看到“满朝文武”为我们载歌载舞!

最近,各地的乡镇干部为了宣传家乡的文旅,可真是铆足了劲儿,梨花园、桃花岛、采茶山、油菜地,穿着衬衫和行政夹克就开始整活,有表演对唱的、有花式尬舞的、有搞说唱的,那卷的程度真是让人又好笑又敬佩。虽然有的手脚不太协调、表情也略带羞涩、动作拘谨毫无美感,但一招一式都透着质朴的活力。看了以后忍不住让人怀疑:下一步才艺表演是不是要纳入公务员考试啊?有不少网友在为这些干部们的才艺叫好,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哗众取宠”“丢了面子”!

乡镇干部“花田尬舞”是真的“哗众取宠”“丢了面子”吗?

针对这样的质疑,四川绵阳安州区秀水镇党委书记冯胜国回答得很坦然:“面子都是老百姓给的,只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我觉得个人的面子不重要。”看来冯胜国想得很明白,所谓的“面子”那不是对个人外在形象的维护,而是要看为老百姓做没做好事儿。


冯胜国是互联网上第一波豁出去跳网络热曲而爆火的乡镇干部。视频发出后的第二天,秀水镇的农业园区里挤满了游客,客流量估计同比增长了两到三倍。大家就开始感慨了,高端大气不如铺天盖地!真正吸引游客的,也许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包装,一段接地气的舞蹈,就把人给引过来了。作为基层干部,能够放下架子走到田间地头,以不劳民伤财的方式,在镜头前跳起舞,与群众打成一片,这种“反差萌”,其实就是新时代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所以说,放下“面子”,有时候恰恰也能挣来“面子”。

在文旅内卷的今天,地方景区推广想要出彩确实不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花田尬舞”时间长了,新鲜感就少了,难以带来持久效益。当前不少干部开了社交媒体账号,大多都是在“套公式”整活,一样的背景音乐、一样的视频风格,看多了,逐渐给人机械模仿、蹭流量的印象。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景、产业等资源,应该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宣传。短时间蹭热点、追热梗,确实能吸引一波粉丝、带来一些流量,但是文旅宣传绝不能止步于“追热梗”“蹭热点”,必须转向“练内功”,让短期的流量固化为长期的价值。

以爆火的秀水镇为例,干部尬舞仅为当地油菜花节宣传的一环,其背后依托的是“优质粮油主产区”的特色产业根基与配套服务。而有的地方虽推出了桃花、樱花、油菜花等不同花卉景区,但“花海+游乐设施”的模式千篇一律,没有特色配套服务,自然也吸引不了太多的游客。

近年来,先进的文旅典型还真不少。以淄博烧烤为例,淄博不仅仅是烤串做得好,更重要的是价格亲民、服务到位,再加上烧烤专线、专人值班、志愿服务、免费寄存、医疗服务等等,全方位为游客“保驾护航”,口碑树立起来了,还担心人不来吗!再如江西婺源,同样是油菜花田,它把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接待、高峰期紧急预案,甚至连上厕所是否便捷舒适这种细节都想到了,这样的景点怎能留不住人?

流量时代,想要做强文旅,拼“舞功”更要拼“内功”!“尬舞”只是一时之策,变流量为“留量”,方为长久之道。马上就要到清明假期了,这个假期哪里的文旅会“出圈”?我们拭目以待!

农视点述评员 | 赵宁宁

剪辑 | 王晓辉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