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赓续红色血脉、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载体。
清明节即将来临,滁州市南谯区积极发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推行新式祭扫、网上祭英烈等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平安清明、文明祭扫、传承精神”,让清明节成为展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素养的新窗口。
滁州市湖心路小学学生为烈士敬献花篮。
缅怀先烈寄哀思 红色基因永传承
4月2日,南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多部门在皇甫烈士陵园举办“缅怀先烈寄哀思 红色基因永传承”主题活动。区直单位代表、中国好人、文明家庭、志愿者及滁州新锐高级中学师生齐聚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通过默哀、诵读红色家书、敬献花篮、为烈士墓碑描金等方式,深切缅怀英烈。活动现场,滁州新锐高级中学学生朗诵《缅怀先烈 薪火相传》,中国好人沙扣年诵读夏明翰家书,滁州市文明家庭王光忠宣读文明祭扫倡议书,激发参与者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传承。
与此同时,滁州市湖心路小学、乌衣社区、担子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单位组织师生、党员及退役军人前往镜园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祭扫活动。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退役军人追忆革命历程,以庄严仪式让红色基因深植人心。
章广镇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烈士墓碑描金。
绿色祭扫树新风 文明理念入万家
南谯区各地各单位成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在重点区域开展清明祭扫劝导活动,对燃放爆竹、纸钱等进行劝导,引导居民群众采用低碳、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龙蟠村、紫南社区、施集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向居民群众发放《滁州市移风易俗行为规范》、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并向居民群众讲解、推广鲜花祭祀和网上祭扫,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各社区还创新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东坡社区开展“艾香社区里 青团共寄清明情”活动,居民亲手制作青团,在美食中感悟传统;红庙社区以“一针一线传追忆”为主题,教授居民钩织绒线雏菊,用指尖艺术传递哀思,既环保又饱含心意。
红庙社区开展“一针一线传追忆”活动。
弘扬家风植情怀 家国同心谱新篇
龙蟠南苑社区组织开展“清明寄相思 家风永传承——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共同诵读何叔衡、赵一曼等革命先烈的家书,通过品读英烈的家书,从文字和声音中,体会跨越时间的生命故事和家风传递,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
成效显著展新貌 文明新风润城乡
南谯区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将清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移风易俗紧密结合。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更推动了文明祭扫、绿色出行的新风尚。居民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祭扫,让清明节更加“清”、更显“明”。
细雨润物,薪火长明。南谯区以清明节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彰显了时代新风,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下一步,南谯区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实践,让文明之花常开,让红色血脉永续。(刘恩涛 李星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