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知道的节日。
大家在放假的同时,也会和家人一起去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但是扫墓有这样一个禁忌,“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你知道为什么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等等,最初,它只是一个提醒百姓耕种的标志,渐渐才衍生出了扫墓,思念逝去的亲人的习俗。
清明节的发展离不开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
大家对寒食节可能有一些陌生,寒食节在清明前几日,是承载古老历史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是一个历史故事。
晋文公重耳流亡时,介子推割肉煮汤救了他一命。重耳即位后却忘记了救命之恩,介子推心灰意冷,带着母亲隐居深山。
晋文公想要介子推出来,于是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宁死不屈,最终消失在熊熊烈火中,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不许生火,饭食皆为冷食。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这一天,家中都不生火,只吃冷食,像青团、子推馍都是寒食节的特色食物。
人们还会祭扫祖先,缅怀先人,也会趁春日出门踏青,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美好 。寒食节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亲情、传统的传承。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这两个节日慢慢地融合变化,成为今天的清明节。
五花八门的习俗
如今的清明节已经渐渐冷清起来,更多的被赋予悲伤的色彩。
其实以前的清明节乐趣非常的多,人们会在这一天踏青,欢迎春天的到来,在民国时期还曾被规定为植树节。
古代时期,清明节这种传统节日里,人们的娱乐方式就更多了,放风筝、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
小时候,清明是新奇的户外旅行,山间小路蜿蜒,每一步都充满色彩。微风拂过,野花摇曳,那是清明最初的模样。
长大后,清明更多的是哀思和伤感。清明前后,家里会做青团,艾草混着糯米,是清明独有的滋味。
不同地区的习俗也不一样。
在福建地区有采摘野菜食用的习俗。陕西人民吃青龙饺,就是糯米粉混合麦草汁做成的饺子。
山东地区保留着古老的“斗鸡子”活动。就是孩子们拿着煮熟的鸡蛋互相碰撞,谁的蛋先破,谁就输了。
就连有的外国也会过清明节呢,韩国、越南因为古代时期是我国的附属国,所以也保留了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最为统一、广泛的习俗就是祭祀活动了吧。
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
上坟扫墓是一件严肃的事,关于这项活动的规矩和禁忌也非常多。
其中有一条让人非常疑惑,那就是“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
为什么老人过了七十岁就不能去上坟,过了八十岁就不能扫墓了呢?
坟、墓、冢、陵在古代有着等级的划分,代表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去世后的埋葬方式。
“坟”最初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普通百姓去世后,一般简单的挖一个坑,将逝者埋葬后,在地面上堆出一个小土堆。
这样方便后人祭拜辨认位置,大多规格普通 ,占地较小,无过多修饰。至今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
“墓”则是平的,不高于地面,在埋葬逝者的地方立下墓碑。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或薄葬之人多选择墓的形式。
“冢”是高而大的坟墓,通常为有一定地位或财富的人建造,像曹操设七十二疑冢,规模比普通坟墓大,能彰显墓主人身份。
“陵”专指帝王的坟墓,规模宏大,有华丽的地面建筑与陪葬品。
如秦始皇陵,是至高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占地广,建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内部华丽奢华,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一般具有很大的考古意义。
在一些山岭众多的地区,逝者埋葬在偏僻的深山中,每到祭奠的时候就要走很远的路,路途坎坷,甚至还要爬山。
而古语常说“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老人可以活到七十岁的,已经非常稀少了。
人上了年纪行动不便,体力也不足以支撑老人跋山涉水,一路上历尽艰险,很容易受伤。而老人身体恢复能力下降,一点轻伤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
前年四月份,泉州有一位老人,已经七十高龄了还要坚持上山祭祀,结果不慎摔断了腿,家人无奈打消防电话求助,最后消防员携带担架、绳索把老人抬下山送往医院。
年纪大的人,经历事情太多,大多数都已经失去过亲人,触景生情,让老人们的心理承受更大的伤害,也不利于颐养天年。
所以“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并不是什么玄学迷信思想,而是为了老人的健康着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火葬,陵园祭祀也非常的方便。
许多人不仅会祭奠亲人,还会选择来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或是来到历史名人的墓地探望。
然而扫墓是一件庄重哀伤的事,除了“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之外,还有许多注意事项。
第一个就是在时间选择上,最好选择白天,下午三点之前最佳,传统认为三点之后阳气渐渐转换为阴气,避免冲撞,应在阳气旺盛的时候祭拜。
第二个,衣着一定要简单整洁,千万不能穿红戴绿标新立异,这是对逝者的不尊敬。
清明节是时光的渡口,代表了我们对生命的纪念和敬畏。
它藏在长辈的声声叮嘱里,躲在烟火腾腾的厨房中,更印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上 。
结语
寄托无尽哀思,铭记先辈过往。
清明节既有春日的温柔,又有传承的厚重,是一个生动的传统节日。
对于清明节“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的禁忌,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2023.4.5
百度百科——清明节
中国新闻网——清明节前说“寒食”:三天禁火,要吃冷食20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