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网约车时,许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开车门这件事已经从"拉把手"升级成了技术活。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新能源车和七座车,各种反常识的设计让不少乘客在车里车外都闹过尴尬。



特斯拉的车主们最常遇到这样的场面:乘客下车时找不到开门按钮,在漆黑的车门板上摸来摸去。有位司机说,他经常要提醒乘客"看车窗下面那个银色小钮",可还是有人会按到车窗升降键,每每看着车窗缓缓下降都会长叹一口气。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次一位阿姨在车里急得直拍车窗,就因为没找到开门按钮——其实那个银色按键就藏在她的手肘旁边。

七座车和面包车的侧滑门更是司乘共同的难题。在深圳跑机场线的王师傅开的是别克GL8,他每天至少要下车三次帮乘客开侧门。跑商务专车的李师傅会把GL8的侧滑门提前开条缝,省得乘客折腾

"很多人不知道这种门要往后推,有次两个小伙子各拽着一边车门较劲,一个往前拉一个往后扯,差点把门框扯变形。"现在他养成了固定话术:"师傅您右手边有条凹槽,往后推的时候稍微用点力。"



车企为了追求科技感搞出的设计,经常变成现实中的麻烦。比如某款国产电动车的电子开门按钮藏在门板储物格上方,身高矮的乘客根本看不见。

更常见的是儿童锁引发的误会,很多乘客不知道后排车门被锁了,遇到打不开就拼命摇晃把手。北京一位司机展示过后门的伤痕——全是乘客情急之下用指甲抠出来的划痕。

不少车主不得已只能贴心的在车内贴出开门提示







有位开了八年网约车的老师傅说:"现在这些新车门把,就像把电视遥控器做成触控屏——看着高级,用起来急死人。"建议车企下次改款前,先让设计师去开半个月网约车。真的,但凡他们体验过被几个醉汉同时拍打四面车窗的绝望,都说不出"极简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这种鬼话。

或许车企真该听听这些每天被车门折磨的司机建议:在追求科技感之前,先让车上的每个按钮都老老实实呆在该呆的位置。毕竟对乘客来说,能顺顺利利开门下车,比什么炫酷设计都实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