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近日,由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与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联合共建的天津市碳计量中心正式揭牌启动。该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天津市在碳计量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服务创新领域迈出关键步伐,将为市场监管“五大工程”注入新动能,助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打造碳计量技术高地
揭牌仪式现场,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党组书记赵赏鑫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共同为天津市碳计量中心揭牌。作为中央企业科研机构与地方技术力量深度合作的探索平台,双方将整合国家管网集团在油气储运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天津计量院的地方资源优势,重点突破能源行业碳计量关键技术。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赵赏鑫表示,将充分发挥国家管网在能源输送领域的优势,积极探索油气行业碳计量建设发展新路径,并逐步推广至其他领域,努力为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坚实计量支撑。
构建“3+3”服务体系
中心将构建“政府-行业-产品”三维服务网络,打造“量碳-降碳-零碳”全链条应用场景。在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先行先试,开发空地一体化的甲烷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勘探、开采、储运全流程的二氧化碳监测网络,实现从核算到实测的跨越,为京津冀地区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提供精准计量服务。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韩东平表示,年内将开发“一揽子”油气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推动重点企业碳计量审查试点建设,尽快形成“天津经验”,逐步推广至京津冀,走向全国。
创新“五链融合”模式
中心深度对接天津市市场监管“五大工程”,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溯源链-数据链-人才链”五链融合模式。目前已研发行业唯一的油气储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量化方法,确保了“双碳”数据可追溯、可验证;开发国际领先的“空地”一体化甲烷精准测量技术,为打破国外甲烷排放因子话语权垄断、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奠定基础;研发管网甲烷逸散减排技术,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市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表示,天津市碳计量中心建设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统筹发挥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和天津市计量院的优势,为“双碳”战略落实提供精准的计量支撑。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据介绍,该中心将面向重点排放企业,提供碳计量器具溯源、检验测试、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算清“降碳账”、走稳“低碳路”,高效服务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本市碳计量工作经验“走出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天津模式”,助推京津冀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天津市碳计量中心将以建设全国示范性碳计量平台为目标,持续完善“计量筑基、标准引领、数字赋能”的绿色发展生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美丽天津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