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纵览新闻报道,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缅甸强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紧急协调救灾援助。据悉,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已于29日上午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这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外国救援队伍。由应急管理部派出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计划乘车赶赴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缅甸地震(资料图)

当天下午,缅甸的这场强震突如其来,震源深度 30 千米。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北纬 21.85 度,东经 95.95 度 。这一地震威力巨大,周边多个邻国都有明显震感,就连 700 公里之外的泰国曼谷以及我国云南省都未能幸免。有专家分析,此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持续挤压的结果,加上缅甸本身就处在地震带上,所以震后还出现了 6.4 级的余震。

地震给缅甸带来了沉重打击。截至 30 日上午,已造成 1700 人不幸遇难,3400 人受伤,另外还有约 300 人失踪。世界最大宫殿之一的曼德勒皇宫,其宫墙也在地震中倒塌。而此时的缅甸,自去年 10 月爆发内战以来,国内局势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这场地震的到来,更是让缅甸有些措手不及。

地震发生后,缅甸军政府马上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求救呼吁。中国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响应。中方迅速向缅甸领导人致慰问电,明确表示中方愿意向缅方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灾区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随后,中方的救援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



缅甸地震(资料图)

29 日清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率先抵达缅甸仰光,成为首支到达的国际救援队。队员们一下飞机,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在灾区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近 40 小时的老人,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除了云南救援医疗队,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等多支救援队伍也迅速抵达缅甸,马不停蹄地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物资援助方面,应缅甸政府的请求,中方决定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的物资。首批援助物资计划在 31 日启运。不仅如此,中方有关部门还调度了 14 颗在轨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救援工作提供精准的卫星图像信息和数据分析,助力救援行动高效开展。

就在中方全力驰援缅甸的时候,北京时间 30 日晚上 8 点左右,汤加群岛又发生了 7.3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汤加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人口大概在 10 万人左右,且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地震频发。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最初测定此次地震震级为 7.3 级,之后调整为 7.0 级。地震发生后,汤加国家灾害风险管理局和气象局迅速向所有沿海地区发布了海啸警报,建议居民赶紧前往高地或内陆地区躲避。美国国家气象局国家海啸预警中心也发出预警,称已观测到海啸波,海啸波浪可能高出潮位 0.3 米至 1 米,影响汤加部分海岸,不过后来该机构解除了汤加的海啸警报。目前,暂时还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但此次地震无疑给汤加民众增添了新的风险。



缅甸地震(资料图)

而另一边,美国也在此时传来 “噩耗”。虽然并非地震灾害,但美国国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同样严峻。近期,美国多地极端天气频发,部分地区遭遇严重的暴风雪袭击,交通陷入瘫痪,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还有一些地区则出现罕见的暴雨洪涝,大量房屋被淹,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大,物价不断上涨,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面临倒闭风险。在国际事务中,美国在一些地区的政策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再次凸显了全球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挑战时的紧密联系。无论是缅甸的地震,还是汤加的地震,亦或是美国面临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在灾难面前,人类更应该团结一心,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支持,共同战胜困难,努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受灾民众重建美好的家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