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视频在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居民群里流传开来。视频的主角是“何花湾便民餐厅”和餐厅经理周伟峰。视频拍摄者是住在餐厅对面的居民,他在视频中写道,为解决小区老人的就餐问题,何花湾便民餐厅被“请进”了小区,餐厅价格优惠,服务也周到热情……

被“请进”小区是怎么一回事?记者来到了这家餐厅,了解前因后果。

△小区居民制作的餐厅视频

方便老人就餐,党建共建开出“后门”

何花湾便民餐厅原本是一家位于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内的白领餐厅,主要服务园区上班族,因为物廉价美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今年春节后,餐厅与小区相接的围墙上开出了一扇便民门,居民可直接通过这道门购买早、午餐,无需再经过马路绕行到园区大门。



△何花湾便民餐厅


△餐厅在花园坊园区内,一墙之外就是何家宅小区

“想帮周边老年人解决用餐困难”,这件事萦绕在周伟峰心里已经有好几年了,“餐厅是2012年开的,有很多居民会过来吃午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位老阿姨,从小区走过来要二十多分钟,每次都打包一摞盒子,她说带回去能吃好几天。有时候下雨,她连着几天不来,我也会惦记。”

周伟峰既是餐厅经理,也是街道广业第二联合党支部书记。在一次支部会议上,周伟峰提出了这一问题,并通过缘聚力花园街区党支部的平台,与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园区企业党支部开展协商。

“何家宅老龄化程度比较高,55岁以上中老年人占比约四成,80岁以上老人有三百多位。”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文悦介绍,“去最近的社区食堂要过一条交通主干道,绕行到花园坊白领餐厅也得一刻钟。老人确实有就近就餐的需求。”为此,居民区党总支从去年3月开始,对整个小区进行了餐厅开设便民门的征询,征询参与率92%,同意率达到71.8%,均超过三分之二,因此项目正式生效。


△一位居民收到的业主征询函

居民区这边通过了,园区方却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要考虑园区安全问题,如何能做到既安全又便民,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上海花园坊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军说,最终方案是将餐厅隔出一部分空间,在午餐高峰时段关闭中间的一道门,避免两边人流互通,做到有序管理。


△右侧小门隔开园区和小区

在1.0版本上再升级,企业园区融入社区治理

周伟峰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试营业,如今餐厅生意逐步稳定,早餐档多的时候能有一百多人次。试营业以来,餐厅也听取并采纳了不少居民意见,包括减少饭菜量降低价格、增加排气扇、增加取菜窗口的玻璃隔挡等,“老年人对价格关注度比较高。为了定价更合理,我去了周边多家社区食堂调研价格,基本持平,部分菜还更便宜一点。我们不靠政府资金补贴,完全是让利给老百姓。”周伟峰说,65岁以上老年顾客还可享受9折优惠,一顿午餐人均约20元。

早餐档,餐厅提供当天手工现做、热乎出炉的“四大金刚”;午餐档,16个菜肴供居民自由选择。居民王先生已经成了常客:“我父母都90多岁了,以前我要帮他们烧菜烧饭,一天三顿。有了这个餐厅,午餐解决了,再打包一点,晚餐也够了,价格也能接受。给我们居民提供了便利。”王先生等其他居民还提了个建议,最好在餐厅入口坡道两边增设扶手,让老年人行走更安全,这点未来将通过居民区党总支的实事项目来推进。


△菜品明码标价


△午餐16道菜肴可选

“餐厅的名字,何花湾,何代表何家宅,花代表花园坊,希望餐厅成为社区、园区联手共建的温馨港湾。”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文悦表示,目前便民餐厅还是1.0版本,主要实现了从“15分钟”到“家门口”的跨越。未来,还将通过党建引领努力产生更多企业、园区、社区互利共建的可能性,包括引入便民蔬菜店,为孤老、重残等特殊人群供应免费餐,快递志愿者服务队为结对老人送餐上门等。



△居民在餐厅内打包、堂食

记者:葛敏敏

图片:葛敏敏

编辑:葛敏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